央视网消息(记者 欧霁娴)在云南省滇池的东南岸,有一个因一头牛而得名的村庄——牛恋村。相传,曾经有一头牛被送到滇池对岸,但因眷恋家乡,半夜又游回村子,牛恋村也因此得名。如今,这个曾经宁静的小渔村,正借助滇池沿岸的改造及互联网流量,焕发出新的生机,成为旅居产业的新亮点。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春城之所以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与滇池息息相关。近年来,昆明市对滇池进行了综合治理,对沿岸重要节点、承担重要功能的46个村庄进行改造提升,牛恋村就是其中之一。
牛恋村的改变,始于对生态环境的重视。曾经,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留下老人和孩子。如今,随着滇池沿岸的生态改善和农文旅深度融合,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创业就业。
牛恋村村民委员会的“乡村CEO”徐曦见证了这一变化。“现在村里交通便利,教育资源也更好了,已经有4到5个年轻人回来创业,一半的村民也选择回来务工,小渔村还迎来了不少外国人。”徐曦介绍,村里中年人通过拍摄短视频和直播的形式,将村庄的美好传播出去,吸引很多游客前来。如今,村里人均年收入达到2.2万元。
在牛恋村,李佳一家的生活就是这种变化的缩影。李佳一家人原本靠捕鱼为生,滇池禁捕后就开始种植农产品。如今村里游客们纷至沓来,李佳将自家产的农产品拿到村里售卖,生意十分不错。再加上老人在村里的店铺打工,一家人收入与以前相比增加不少。李佳笑着说:“村里环境好了,生活也好了,心里也高兴。”这种幸福感,正是小渔村改造的初衷。
小渔村的变化,也吸引了远方的来客。户山一家是东北人,父母在90年代因工作原因来到昆明,昆明四季如春的气候和宜人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决定在此定居。2020年,为了和父母以及孙辈一起生活,户山携妻儿从法国来到昆明和父母团聚。他回忆说:“昆明的气候很好,父母也适应了这里的生活,我们一家人就决定在这里扎根。”
户山回忆,2022年,小渔村的道路还泥泞不堪,但随着滇池环道的改善,他看到了这里的发展潜力。如今,他的面包坊与村里的民宿、咖啡店合作,提供甜品。随着小渔村知名度的提升,他正着手利用线上平台加大宣传,让更多人知道这里的美好。
5月22日,“互联中国公益行动”行进式学习团走进昆明市晋宁区,实地调研当地数字技术在优化“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体系方面的实践成果。近两年来,“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IP,在网上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热潮,越来越多的人看见云南、来到云南、爱上云南。牛恋村也是乘着这股网络热浪,打破多年来的发展瓶颈,依靠滇池沿岸美丽村庄的自然生态优势,从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一跃成为全国旅游网红打卡点。在牛恋村,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村庄的宣传和推广方式,村民们还通过电商直播、线上预订等方式,为自己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
发展好了,生活好了,“一老一小”的幸福感也在持续提升。曾经因牛恋乡而得名的村庄,如今因人们眷恋这里的美好生活而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