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中小学生壮苗行动方案(2025—2027年)》,积极响应“壮苗行动”号召,玉溪市特殊教育学校立足实际,精准对接政策目标,针对听障、视障、启智三类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创新构建“基础课程、特色社团、空间运动”三维育人体系,通过分层教学、个性康复、竞技赋能与趣味实践,让每名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实现被看见、能参与、有突破的成长和跨越,构建育人新生态。
课程筑基:科学规范强基础
学校严格执行“壮苗行动”方案,实现体育课程100%全覆盖,保障实施听障、视障班级每日一节体育课,启智班级每日一节运动与保健课。课程设计兼顾共性与个性,针对脑瘫等特殊需求学生,创新推出“医学评估—个性方案—动态追踪”精准康复模式,由康复治疗师、家长协同制定个别化运动康复训练方案,开展“一对一”专项运动康复课程,动态追踪学生运动能力提升轨迹。
社团提质:竞技舞台展风采
课后服务时段,学校聚力打造听障部足球社团、视障部花样跳绳社团、启智部特奥田径社团三大品牌社团,同步拓展新的运动项目,为特殊学生搭建平台,让他们感受到平等竞技的快乐。
学生赴北京参赛。
玉溪特校于2019年被认定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学校的听障部足球社团,配备专业教练团队,以“技能+战术+团队”为核心,培养听障学生的足球竞技精神。
依托花样跳绳专业教师团队,学校研发了视障学生跳绳训练体系,通过触觉引导、节奏辅助以及不间断练习,帮助学生突破身体局限,精进跳绳技术。2023年,视障部花样跳绳社团代表云南省视障跳绳队出征全国残疾人跳绳比赛,取得1个第五名、1个第七名、5个第八名的优异成绩,并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
学校积极打造启智部特奥田径社团,构建“康复评估—分级训练—赛事选拔”培养链条,坚持开展分级训练与校内挑战赛,为学生积累实战经验。由玉溪特校输送的学生可子航代表中国队出征在德国柏林举行的第16届世界夏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勇夺1金1银。
旱地冰壶训练。
此外,学校还结合实际,将旱地冰壶融入体育课程,通过“教师示范—学生实操—分组对抗”模式推广冰雪运动。今年3月,学校选派4名体育教师、20名听障和启智学生参与第九届中国残疾人冰雪运动季云南主场推广活动冰壶比赛,4名教师和4名听障学生分别荣获个人二等奖,玉溪特校以总分第三的成绩斩获团体三等奖。
可子航(左六)勇夺1金1银。
空间活动:激活学生身体能量
玉溪特校将运动融入校园的每个空间,打造“课间15分钟能量站”。在视障部、听障部、启智部等设置专门运动区域,放置篮球、足球以及藤球、跳跳球等,为学生课间运动创造良好条件。同时,在主教学楼中庭配置平衡木、拼搭积木、轮胎等,满足精细动作与协调性训练需求。此外,学校还精心设计了各类运动区域辅助设施,如防滑地面、防撞边角等,最大限度保障特殊学生在运动过程中的安全。
随着每天早上第一节下课铃声响起,校园瞬间化作孩子们运动的欢乐海洋。视障学生在“爱心石”球场拍打篮球、跳绳,听障学生在足球场上尽情奔跑、默契传球,启智学生在规定区域玩跳跳球、滚轮胎、走平衡木……课间活动不仅让学生的身心得到放松,更让他们在合作与挑战中收获自信。
孩子们课间玩跳跳球。
多年来,学校严格落实住校学生20分钟晨跑制度,自本学期开始,再增加20分钟晚跑,让学生参与适量运动,健康成长。
玉溪特校通过特色育人模式,让特殊学生从“被照顾者”蜕变为“参与者”,甚至是“引领者”,在竞技体育的舞台上绽放独一无二的光芒。(通讯员 李清 李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