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高质量发展进行时丨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党建引领聚合力 以工代赈促振兴

编者按:当前,全市领导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干部优良作风示范推动我市系列三年行动开好局、见成效。在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中,基层党员干部当好增收致富的带头人、文明乡风的引领者、基层治理的“领头羊”,与广大群众共同推动乡村向着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目标大步迈进。

暮春时节,走进峨山县甸中镇小甸中村,村庄改造正如火如荼开展,处处是忙碌的施工景象。党员带头拆危房、村民积极参与建设、雨污分流工程全速推进……一幅党群齐心共建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据悉,小甸中村继去年以工代赈项目实现村庄蝶变后,今年乘势而上,争取市级衔接资金150万元及财政奖补项目资金100万元,以“党建引领、群众参与”为核心,启动老旧村庄改造2.0版本,主要对雨云组、栖木墀组实施雨污分流和道路硬化等建设项目,对去年已经实施改造的小甸中组继续升级完善。通过资金扩容、项目升级,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为“千万工程”再添鲜活注脚。

党建引领聚民心

“老房子已经没人住了,拆就拆了,留着也有安全隐患。现在政策那么好,党员必须带头。一接到通知,我们立马配合,把老房子里的东西都收拾干净等待拆除。”小甸中组村民李树芬夫妇作为村中老党员,率先响应号召,主动腾空危旧房屋配合拆除。这背后,是小甸中村以党建“绣花针”穿起基层治理“千条线”的生动实践。

“通过召开院坝会、民主生活会等,让党员带头亮身份、作表率,动员村民代表全程参与项目规划讨论,将拆危拆闲、雨污分流等改造方案细化到户。”小甸中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李红仙介绍,有了去年的成功经验和党员带头,村民们都非常支持工作,项目推进顺利。

以工代赈增收入

在雨云组雨污分流工程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头金绍学正带着施工队开挖污水沟、安装排水管等。“目前正在做雨污分流,由于交通不便,大型机械进不来,基本要靠人工来完成。我们组织了28名村民组建施工队,其中党员6人。从2月底开始施工,目前进度完成40%左右。”金绍学告诉记者,自己是小甸中组村民,原本都是外出打工,现在“家门口”就能干活拿工资,实在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村民们在‘家门口’做工,每天工资在120元到180元,有空就来,时间自由,不耽误春耕生产,工资也是及时发放。建设自己的家园,村民们格外卖力和用心,以工代赈的推行,真正实现‘建好家园’与‘鼓起腰包’同步推进。”李红仙说。

直击痛点解民忧

“以前村子里污水乱排,味道非常难闻,天气一热苍蝇、蚊子乱飞,现在启动改造太好了,我相当支持。等改造好了,污水有地方排,我要把家里的旱厕改造成干净舒适的卫生间。”雨云组村民徐贵华一边和记者聊天,一边告诉施工队在合适位置给他家留好排污口。

在改造过程中,小甸中组党员先锋队全程监督工程质量,确保改造施工切实解决村民痛点问题,有效提升村庄人居环境。小甸中组结合村民实际需求,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大三格化粪池,将污水收集过滤后作为生产用水再利用,力求将项目效益最大化。

“接下来,将要启动‘拆零拆危’工作,释放更多公共空间,打造村民休闲娱乐的小广场、小花园等,一步步将‘施工图’变为‘实景图’。”李红仙表示,将深化“党建+以工代赈”模式,持续争取项目资金,推动环村道路建设和人居环境再提升,努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样板。(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宋蝶)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杨竣华   审核:刘燕   终审:马儒文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