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时政
  3. 正文

全域覆盖 管理规范 功能聚焦!红塔区“物质+服务”模式让社会救助更精准

“奶奶,您每天都坚持到户外走走,这个方式有利于您的健康,也会让睡眠更好!”近日,在学雷锋志愿服务月活动中,玉溪市第二人民医院心理科高级咨询师潘晶晶和几名青年志愿者在红塔区共美家园一位失独老人家中,亲切地和老人聊天。这是红塔区在社会救助领域进行改革创新探索,开展“物质+服务”模式,让社会救助更加精准的一个缩影。

14

红塔区支持引导各类社会组织有序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

近年来,红塔区积极探索,全力构建物质保障与多元服务并重的社会救助体系,让特殊困难群众不仅能获得物质上的帮扶,更能享受到情感慰藉、健康咨询、就业帮扶、资源链接等专业化服务,提升特殊困难群众的生活质量和社会融入度。

过去,社会救助往往以物质救助为主,这种方式虽能缓解特殊困难群众的燃眉之急,有时却难以触及他们更深层次的需求。结合本地实际,红塔区制定了社会救助“物质+服务”改革创新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政府主导、民政牵头、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救助工作格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摸底调研,深入了解掌握社会救助对象的生活现状、困难和需求,绘制社区资源地图、资源清单和需求清单,为精准救助提供客观具体的参考依据。

红塔区民政局发挥牵头作用,加强与财政、卫健、教体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在社会救助领域实现了信息共享、政策衔接、工作协同、综合救助。整合辖区力量,红塔区民政局链接玉溪师范学院、玉溪第三小学等资源,对救助对象开展教育帮扶;依托腾讯公益基金开通救助资金线上募集渠道,筹集资金2万余元为社会救助对象提供生活照料、情感慰藉和能力提升等服务;充分调动社工、志愿者、社会组织、公益慈善等力量,深入街道社工站、村(社区)儿童之家、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等地,对特殊困难群众开展“一老一小”“一残一困”关爱服务。

据统计,2024年,红塔区累计开展关爱服务活动30余场次,覆盖570余人次。目前,红塔区已实现乡镇(街道)社工站、村(社区)儿童之家全覆盖。全域覆盖、管理规范、功能聚焦的基层服务站点为关爱服务活动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红塔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3月30日,红塔区共挖掘培育出10支社区居民自组织队伍,通过引导其由“娱乐性”社区团体向“自治性”社区团体转变,自发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工作,实现社区居民自治与共享。同时,红塔区还培养出百余名居民志愿者,通过持续主动地开展“一老一小”困境群体慰问和帮扶工作,让社会救助领域“物质+服务”模式更深入、更全面、更温暖民心。(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白诚颖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杨竣华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