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种植”到“数字赋能”,从“汗水农业”到“智慧花田”,从“田间地头”到“国内外舞台”,玉溪以花卉为笔,书写了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新样本,展现出三产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
□ 陈喻
玉溪以科技引领花卉产业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打造精品云花贡献“玉溪方案”。去年,全市花卉种植面积达11.36万亩,产值达39.3亿元,花卉产业逐步成为全市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黄金支柱”。(详见3月31日《玉溪日报》第二版相关报道)
发展花卉产业,玉溪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生态优先为底色、以产业融合为抓手,从传统种植向智慧农业跨越,打造“云花”核心产区,探索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高质量发展之路,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玉溪花卉产业的崛起,是科技创新驱动现代农业转型的生动实践。通过智能温室大棚、无土栽培、水肥一体化系统等技术,玉溪实现了花卉生产精准化、设施化管理。科技不仅改变了生产方式,更重塑了产业链条。通过建设智能分拣中心、智慧物流体系、电商直播、冷链物流等新业态,玉溪花卉产品48小时内即可送达全国主要城市,擦亮了“云品出滇”新名片。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让玉溪成为全国花卉产业智能化发展的“领跑者”。
玉溪花卉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接二连三”的产业融合。首先是花卉产业与文旅产业深度结合,如江川区打造“春赏花、夏避暑”农旅融合示范区,亚洲花卉科创谷集科研、产业、观光于一体,通海县通过花卉基地带动乡村旅游,实现“以花为媒”产业增值,两县区花卉相关产业年接待游客均超百万人次。不仅如此,全市花卉产业链条还不断延伸,形成了“种植+加工+文旅+电商”的全产业链模式。
更值得关注的是“联农带农”机制的创新。玉溪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将分散花农纳入产业链,统一提供种苗、技术和销售渠道,让越来越多的农户通过花卉产业链实现增收。一朵花的“美丽产业”,成为全市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并不断升级为造福广大群众的“幸福产业”。
从“传统种植”到“数字赋能”,从“汗水农业”到“智慧花田”,从“田间地头”到“国内外舞台”,玉溪以花卉为笔,书写了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新样本,展现出三产融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巨大潜力。花香满径,未来可期。站在“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继续打造花卉产业高地,滇中大地上将绘就一幅“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动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