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玩转玉溪
  3. 正文

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旅居云南|旅居抚仙湖

深度体验“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核心阅读:旅居是乡村振兴的大事、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文旅产业的大事,是云南旅游的升级版、乡村旅游的新空间、乡村建设的新方向、文化传播的新通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近年来,澄江市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因地制宜推动多业态旅居业发展,四方来客以“候鸟式旅居”邂逅抚仙湖的蓝天碧水。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澄江市共接待旅居者17万余人次。2025年玉溪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聚焦“三湖”周边、哀牢山、干热河谷等区域,盘活用好特色村落、城乡闲置房屋等资源,加快培育避寒避暑、休憩休闲、旅居养老等多元业态,新增20个市级示范点,做强“旅居玉溪”品牌。围绕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玉溪市“干字当头 稳字托底 干部示范”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要求,澄江市始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深耕生态旅游,打造旅居品牌,努力把旅居产业打造成民生产业,让美丽资源变为美好生活,书写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滇山惟多土,故多壅流而成海,而流多浑浊,惟抚仙湖最清。”387年前徐霞客笔下的清澈,如今在澄江演绎着新的生命注脚。四方来客以“候鸟式旅居”邂逅抚仙湖的蓝天碧水,尽享从“山水疗愈”到“文化浸润”的“康养旅居”和“沉浸式旅居”体验。澄江,这座抚仙湖畔的小城正在生动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以来,澄江市共接待旅居者17万余人次。

◆ 来抚仙湖体验一场身心疗愈

——康养旅居的实践

3月25日下午,来自贵州的赵大爷走进位于澄江市广龙小镇的蜗牛康养之家,为前来抚仙湖游玩的亲朋好友订下4间房。“我们不仅仅提供住宿服务,我们有旅游管家帮您定制专属旅游纯玩线路,有医疗管家为您定期检测血糖血脂以及应对突发的急救救护,有餐饮管家负责一日三餐,有培训管家带您领略非遗制作以及学习一项新技能。”工作人员耐心认真地给赵大爷介绍着服务产品。赵大爷也在犹豫是否在抚仙湖畔多住几天,便咨询起了7天、15天、30天的旅居套餐。

5

蜗牛康养之家的陪伴小管家带游客感受抚仙湖风光。(图片由蜗牛康养之家提供)

“我们不是民宿,也不是养老院。我们是通过‘旅游+旅居’的方式,为中老年人提供陪伴式旅居养老服务。”蜗牛康养旅居品牌创始人董家兵介绍。这个诞生于2023年元旦的康养旅居品牌,拥有97间自营房与300间合作房,在海拔1700米的澄江为旅居者搭建起了“移动的家”。

据有关数据显示,抚仙湖旅游目前仍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为了让旅居者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蜗牛康养之家会在旅游旺季推出国学小课堂等活动,开展剪纸、国画等课程;淡季则通过开设自助餐厅,鼓励大家留在抚仙湖过冬。在这里,旅居者不仅可以享受悠闲的慢生活,还能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分享生活的乐趣,一起组队结团出去游玩。“我们以‘小圈子、大家庭’观念运营,始终秉承着来到这里就是一家人,力争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感受到家的温暖,来了还想多住几天,来了还想再来。”董家兵说。

蜗牛康养之家主要推进健康养生与旅游相结合的综合服务,健康养生主要是膳食调整、住宿环境安排以及不定期组织养生活动。旅游则是在活动中加入人文元素、文化讲解,通过旅居让旅游成为探索一个城市人文环境、感受当地风土人情的“深度游”。董家兵说:“我们希望通过为客人提供正确的健康指导和观念引导,让更多的中老年人有正确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观念。”

“我们通过技术手段,让‘旅居+养老’更加智慧化、智能化。”董家兵介绍,“我们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布局干净易操作,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下单、定制个性化服务;内容全面又丰富,用户可以通过小程序了解澄江的自然风光、人文风情。”

此外,小程序上的积分也在悄然改变着广龙小镇的旅游消费生态,带动了小镇商家的合作与发展。用户通过在小程序上下单获得积分,同时,用户在与蜗牛康养之家合作的餐饮店、便利店、民宿等商家消费,也会获得积分。积分可在小程序商城里兑换家用血糖仪、血压计等。

随着业务不断发展,蜗牛康养之家已与西双版纳、大理和广西阳朔、海南三亚等地的旅居基地建立合作,为旅居者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选择。未来,公司还计划通过合作,向外输出旅居服务人才,进一步提升服务品质和影响力。董家兵信心满满地表示:“我们希望蜗牛康养旅居品牌能做大做强,成为在养老旅居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与蜗牛康养之家隔街相对的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位于广龙小镇入口处。一走进基地,浓郁的药香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健康产品既可供市民和游客品尝,又可当成旅游纪念品带走。该基地于2024年11月9日试运营,每天都有医生坐诊。在这里,不仅可以看病问诊,还可以享受中医理疗。

6

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

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总经理仲洋介绍:“我们面向的人群不仅是本地居民,还有来这里旅游的游客,特别是在这边长住的旅居者。”仲洋表示,基地还运用中医特色疗法、中医养生适宜技术、中医药膳食及中医养生住宿等特色和优势服务于亚健康人群、慢性病人群等。其中,圣爱养生小院、药膳餐厅等计划今年5月1日营业。

为了给旅居者提供更完善的医疗保障,圣爱健康基地还与玉溪市中山医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开通“绿色通道”,方便客人就医的同时,研究探索中西医结合的健康养生方式。此外,基地还与澄江市部分社区合作,定期到民宿集聚区,比如马房村、小湾村、太阳山小镇等地开展义诊、培训等活动,将健康服务送到旅居者身边。

选择澄江,选择广龙小镇,绝非偶然。不管是蜗牛康养之家还是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相关负责人都不约而同提到了3组数据:年均22℃气温、全年日照时间2000多个小时、6公里医疗辐射圈。他们一致表示,康养旅居,澄江最适合,广龙小镇便利的交通、良好的居住环境和独特的医疗条件,在发展康养旅居上前景更可观。仲洋说:“随着基地各个项目有序开展,将会成为广龙小镇发展康养旅居的有益补充和有力保障,我们正在致力于把这里打造成以中医为主题的健康旅游目的地。”

◆ 我在抚仙湖有个朋友

——旅居的新定义

“每天都像过年一样快乐。”这几天,福建游客叶志峰与厦门的朋友分享自己在马房村的快乐生活。早上,跟着民宿老板在村子北边的柿花园综合农贸市场买鱼、买菜、买土特产。下午,跟着民宿老板到抚仙湖边打卡、拍照,喝着咖啡看抚仙湖落日。晚上,和民宿同住者围炉煮茶,分享生活故事。原本计划停留3天的他,因民宿老板煮的一锅清甜可口的铜锅鱼、一群天南海北的“临时家人”,以及村庄处处可见的田园诗意,决定今年暑假带着全家来此长住。“这里有种魔力,让人想把‘旅居’过成‘家’。”他说。

4

 位于马房村的霞客云栖民宿,游客坐在民宿花园里惬意地聊天。

澄江市右所镇吉花社区马房村位于抚仙湖北岸,精心打造的田园村落、统一建筑风格设计、村内500多亩的荷田以及特有的军屯文化、兵马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纷至沓来。近年来,马房村立足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加快建设与发展,荣获省级“美丽乡村”、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2023年云南省最美乡愁旅游地、玉溪市2023年度五星级美丽乡村等称号。2023年实现旅游花费850万元,占全村年经济收入的一半。

马房村的旅居生活,始于风景,长于人情。游客与居民成为朋友,亲如一家,这是在抚仙湖北岸的马房村对“旅居”这个词的生动诠释。右所镇副镇长蔡微表示:“游客和当地居民融在一起,这是我们下一步发展马房村旅居产业的良好基础。无论是游客还是当地居民,大家生活在一起、玩在一起、吃到一起,这是旅居带来的新融合、心融合。”

在蔡微看来,马房村发展旅居的一大优势,还有村子北边的柿花园综合农贸市场。她说:“根据我们近两年的观察,柿花园综合农贸市场不仅澄江本地人爱逛,在马房村旅居的旅居者也爱逛。”柿花园综合农贸市场内品种多样,以及物美价廉的农产品和浓厚的烟火气,让游客能真正融入当地,感受“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美好生活。

从旅游到旅居,马房村里的民宿也在积极融入旅居发展大潮中,通过民宿升级打造,组织过年“杀猪饭”、节假日长街宴等活动,打造“开放式、共享式”生活场景。霞客云栖(云南)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法人包从华今年年初就把民宿一楼一角落打造成了开放式共享厨房。他说:“游客可以自行使用厨房,同时民宿也用这个厨房给游客做一些澄江特色小吃。我们计划今年夏天研制特色饮品,把共享厨房对外开放,只要路过这里的人,不管是当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可以进来品茶、吃小吃。”

包从华的民宿就在马房村,民宿门前是一片荷田,夏天的时候,推开门、打开窗就是“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色。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包从华按照村庄规划,在路边种满了鲜花。他解释说:“虽然现在荷田都是枯的,但是我们种下的鲜花和旁边长得茂盛的洋芋花相映成趣。”

从2022年来马房村考察,到决定在马房村开民宿的那一刻,包从华就把马房村当成了自己的第二个家。从旅游爱好者变成旅游从业者,把家和事业从曲靖会泽搬至抚仙湖,包从华透露:“一切都源于这里干净整洁的环境、淳朴和谐的民风以及当地政府的统一规划和对民宿产业的大力支持。”包从华介绍:“我们把马房村民宿支部委员会建在了民宿里。一方面,我们是党员,带头诚信经营,希望通过我们带动马房村民宿经营业态良好发展;另一方面,我们的党建学习与活动也可以在民宿进行,游客可以深度参与乡村治理,参与到抚仙湖保护活动中。”

政府打造的柿花园烟火集市,民宿负责人种植的共享花园、设置的开放式厨房,村民自发维护的村庄环境及接纳游客的热情,共同织就了一张“旅居生活网”。包从华说:“我们不只是提供一张床,更是搭建了一个融合平台,把大家聚在一起、心融在一起。”蔡微说:“我们希望通过旅居,让更多的人来到云南,来到抚仙湖,共享‘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 我在抚仙湖有个家

——旅居的升级

这几天,正在西藏自驾游的湖南常德游客,与“我禾田·山屿海”民宿负责人杨江云分享着旅途的故事,并与杨江云约定好今年5月返回澄江,计划在抚仙湖畔待上4个月。

杨江云的民宿位于抚仙湖太阳山小镇,因经营民宿,其与很多游客成了朋友。每年夏天,小镇总会有一批又一批外地游客涌进。“抚仙湖总有一种让人不自觉地停下脚步和来了还想再来的魔力,我的客户总这样跟我说。”杨江云介绍,民宿的游客基本都是常客,很多都是朋友推荐,一来到抚仙湖总是要住上1个多月。与抚仙湖畔周边的民宿一样,杨江云也会带着游客到抚仙湖边的旅游景点游玩。他说:“与常规民宿不同,我们拥有从民宿到公寓、从花园洋房到别墅的户型选择,可供情侣、家庭长期、短期出游。同时,我们还主打私人定制化服务,为客户提供情绪价值拉满的旅居体验,领略抚仙湖的自然风光,感受本地风土人情。每半个月还会根据客户需求,组织小团体性的集体活动。”

3

太阳山小镇,游客拍照打卡。

抚仙湖太阳山小镇凭借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旅居者在此驻足,甚至扎根。据了解,许多旅居者在太阳山小镇旅居一段时间后,都选择在这里购房定居。他们把抚仙湖当成自己的家,向外辐射游玩,游玩后再返回抚仙湖,来自浙江义乌的李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谈及选择澄江旅居的缘由,李先生难掩喜爱之情:“这里湖水清澈、空气纯净,居民淳朴善良。在这里,山水养人,也养心。”澄江气候宜人,不仅夏天可避暑,冬天对于习惯了浙江气候的李先生夫妇而言,也十分舒适。这里冬季很少出现零下气温,阳光一出,暖意扑面而来。因此,两人几乎成了澄江的常住人口,今年春节也在此度过。

然而,在享受旅居生活的同时,李先生也提出了一些建议。他指出,太阳山小镇道路的上下坡机动车道设置了过多减速带,车辆经过时产生的强烈噪声会影响居民休息,尤其夜间比较突出。此外,澄江的网购“最后一公里”服务也有待改善。目前,太阳山小镇取件点设置还不够规范,希望能提供更为方便的快递取件服务。

◆ 以生态保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

——旅居的“红线”

旅居是乡村振兴的大事、新型城镇化的大事、文旅产业的大事,是云南旅游的升级版、乡村旅游的新空间、乡村建设的新方向、文化传播的新通道、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好方式。澄江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人文资源,把握发展趋势,顺应市场需求,因地制宜推动多业态旅居业发展,旅居产业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2024年,寒武纪小镇获评省级职工疗休养基地,马房村、广龙小镇旅居案例入选《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旅居云南·首批典型案例汇编》。马房村39家特色民宿几乎全部参与旅居接待,每年6月至9月民宿入住率超90%,80%的游客停留超过1个月。

“澄江的文旅产业之所以能蓬勃发展,离不开其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同样,我们发展旅游产业,必须在保护抚仙湖的前提下推进。”澄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肖遥表示,澄江市始终坚持以生态保护统领经济社会发展,聚焦抚仙湖“大生态、大景区、大公园”建设,积极探索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化路径,培育生态旅游产品,打造新兴旅游业态,实现生态保护和生态旅游发展系统推进。

2

夜幕降临,旅居者走进广龙小镇星空夜市,逛夜市、尝小吃。

从“游云南”到“旅居云南”,从“旅居云南”到“定居云南”,当下,澄江市正在以旅居为笔,书写着澄江文旅高质量发展新答卷。“怎么抓好旅游呢?就是要保留自己的特色,抓好人无我有的东西。”肖遥表示,接下来,澄江市文化和旅游局将深耕生态旅游、打造旅居品牌、繁荣乡村旅游、深化遗产旅游、提振体育旅游、拓展研学旅游、丰富文娱旅游、壮大入境旅游、培育公益旅游。重点持续培育和发展以寒武纪小镇、太阳山小镇、星空小镇、广龙小镇为代表的度假旅居;以马房村、矣渡村、禄充村、飞大田村、东西海边村、三百亩村等为代表的乡村旅居;以澄江养老服务中心、蜗牛康养之家为代表的养老旅居;以户外骑行为主的体育旅居;依托玉溪市中山医院、圣爱中医馆资源发展的医疗康养旅居以及以购买或租赁酒店、小区房形成的城镇生活旅居,重点打造广龙、马房、禄充、矣渡4个乡村旅居重点村。(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丹 文/图)

短  评

在保护与发展间努力实现良性互动

□ 景木

387年前徐霞客以“惟抚仙湖最清”定格澄江的灵秀,387年后这座小城以“17万余人次旅居者”的流量密码,生动诠释着“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当旅居成为文旅新赛道,抚仙湖用“山水养人”的生态基底、“人情养心”的社区温度、“智慧养业”的创新实践,构建起旅居经济的“澄江样本”——这不仅是一场关于生活方式的变革,更折射出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的破题智慧。

当“旅居+”遇上“中医+”,澄江模式给出了银发经济的创新解法以及康养旅居的新思路。在广龙小镇,蜗牛康养之家搭建起“移动的家”,提供涵盖生活、旅游、医疗等多元服务,打造智慧化旅居平台;抚仙湖圣爱健康基地凭借中医特色服务,为旅居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两者共同构建起全维度康养旅居服务体系,极大地满足了人们对健康生活与休闲旅游的双重追求。

旅居的本质是文化的共情和人文的融入。区别于旅游的下车拍照,到点就走的“蜻蜓点水式”旅游,旅居是参与当地生活节奏、融入当地生活模式的另类深度旅游。在澄江,结合夜经济打造的广龙小镇星空夜市,只在早上赶集的柿花园综合农贸市场,以及民宿老板精心营造的共享空间等,都为旅居者营造出了充满人情味的旅居氛围,提供了沉浸式体验当地生活的机会。

随着旅居体验的不断升级,部分游客甚至选择在抚仙湖畔定居。当“他乡”成为“吾乡”,旅居者身份的转变也会带动更多的游客来到抚仙湖,成为新的旅居者。

接待旅居者17万余人次,马房村实现旅游花费850万元……面对这些数据,澄江始终清醒:抚仙湖的清澈,既是旅居经济的起点,更是不可逾越的红线。澄江在推动旅居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始终坚守生态保护底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努力实现生态保护与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

澄江的旅居模式告诉我们,真正的“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不是在网红打卡的滤镜里,而在共享厨房升腾的热气中、在社区集市交错的多声部对话里,更在发展与保护共生的可持续叙事里。未来,澄江应持续优化旅居服务,积极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在生态保护的基础上,不断挖掘文化内涵,创新服务模式,以旅居开启具有澄江辨识度的生活新方式。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何记恒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