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美食
  3. 正文

天麻入馔,将玉溪春意炖煮成乡愁

农历三月的玉溪,龙马山的薄雾还未散尽,中心城区的街巷间已飘起一缕醇厚的香气,那是天麻火腿鸡在砂锅中咕嘟作响的召唤。当滇中高原的春风拂过青松毛烤鸭的炉火,掠过鳝鱼米线的汤碗,最终停驻于这锅药膳的至味时,玉溪的春天,便在一碗温润中徐徐展开。  

当山珍与时光邂逅,玉溪虽不似昭通盛产天麻,却因地处滇中腹地,坐拥抚仙湖的灵秀与哀牢山的丰饶,成为药膳文化的集大成者。三月,采药人从红塔区小石桥乡的山林间带回新鲜天麻,其形如琥珀,切面晶莹似玉,药香清冽如晨露。当地人深谙“春补肝、夏养心”的智慧,将天麻与火腿、土鸡共冶一炉,既驱散春寒,又调和气血,让山野的馈赠化作舌尖的疗愈。

玉溪人对食材的讲究,藏在每一道工序的细节里:土鸡需选山地散养的走地鸡,肉质紧实,骨中藏鲜,焯水时浮沫尽去,只留纯粹的本味;火腿必用宣威三年陈腿,咸香醇厚,煸炒时油脂浸润锅底,与姜片、草果、砂仁共舞,辛香渐次绽放;天麻切片如蝉翼,需待鸡汤炖至金黄时入锅,既锁住脆嫩,又让药性随文火缓缓释出,与竹荪的柔滑、花椒的麻香悄然相融。

砂锅盖上,水汽氤氲成诗。两小时的慢炖,火腿的咸香、土鸡的甘甜、天麻的微苦,在咕嘟声中交织成韵。揭盖刹那,琥珀色的汤面浮着金箔般的油花,竹荪如纱裙舒展,轻托起一勺暖意,从喉头直抵心间。  

在玉溪,天麻火腿鸡不仅是佳肴,更是生活的仪式、药膳里的烟火人间。红塔区的街边小店,老板娘会笑着叮嘱:“先喝汤,再吃肉,天麻要嚼出回甘。”小石桥农家院里,老者以陶碗盛汤,讲述天麻治头痛的古老传说,彝家先祖如何循着山鹿的足迹,觅得这“地精”疗疾。  

一锅汤里藏着玉溪的“慢哲学”:慢火炖煮的是时光,慢品回甘的是心境。正如当地民谚所言:“春食天麻秋食菌,四时五味皆天恩。”顺应天时的饮食智慧,让药膳褪去苦涩,只余山野的温柔。   

三月的玉溪,天麻火腿鸡与春日的其他风物共绘长卷:配一碗冰稀饭,糯米的清甜中和汤的醇厚,红糖与蜜饯的点缀,恰似春日的俏皮;配一锅铜锅洋芋饭,洋芋焖至焦香,与天麻鸡汤的鲜润相映成趣;若贪恋春夜的微凉,再添一碗通海甜白酒,糯香酒韵中,玉溪的烟火气愈发鲜活。  

春味如诗尽在玉溪,若你三月的步履途经滇中,莫错过这锅天麻火腿鸡。它不似过桥米线的盛大,不如傣味烧烤的浓烈,却以山岚为引、时光为料,将玉溪的春意炖煮成最熨帖的乡愁。正如本地老者所言:“抚仙湖的水养鱼,哀牢山的土养人,而这一锅汤啊,养的是玉溪人的魂。”(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史志坚)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刘燕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