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一线,挥洒青春,用实际行动诠释“巾帼不让须眉”的坚韧与执着。自2018年加入华宁公安队伍以来,她先后干过刑警、内勤、社区民警,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她身上始终迸发出一股“谁说女子不如男”的拼劲。她就是华宁县公安局盘溪派出所民警安然。
安然
不服输的新警
2018年,刚从警校毕业的安然被分配到了离家200公里的青龙派出所,去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就被安排在案件办理队。虽然在学校学习过专业知识,但她发现案件办理工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仅一项线索核查就有很大的学问。为了提高本领,安然虚心向有经验的同志学习,每天如钉子般扎在案件办理岗位上,对可疑人、可疑事做到应查尽查,对可疑物、可疑处识别做到滴水不漏。一段时间后,安然适应了案件办理岗位。“这个小姑娘身上有股不服输的劲,既好学又勤奋,是当警察的料。”同事纷纷夸赞。
一年后,所领导让安然接手法制员工作。安然迅速转变角色进入状态,一头扎在案卷和法律书籍上,熟记其中的步骤和条款。因为长时间翻阅,卷宗封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破损,一些法律书籍的页面也翻卷起来。同事说:“那段时间经常看她翻看一本小笔记本,凑近一看全是密密麻麻的法律知识,我们都笑称这是法制员的‘掌中宝’。”就这样,安然在不断学习中总结出了“识查审”工作法,即识别判断、查询比对、审查深挖。担任法制员期间,安然经手审核的案件合法合规,无一起被处罚人申请复议。
有担当的社区民警
2022年5月,安然调到盘溪派出所担任社区民警。面对新的环境、新的岗位,初来乍到的她感觉有点力不从心,很多工作无从下手。“安然啊,你这样干工作怎么行呢,我听说之前的你可不是这样的。”当时分管社区工作的副所长语重心长的话语“嘭”地敲醒了安然,她暗下决心,一定要补上社区警务这一课。于是,她整天跟在优秀社区民警岳四龙的身旁请教工作方法和沟通技巧,手中的笔记本变成了社区工作“宝典”,遇到处理不了的问题主动向前辈请教、和同事讨论,一段时间后,社区工作逐渐上手。
2023年7月,安然在入户走访中了解到,辖区有对兄弟三十多岁了,因父母早年间户口意识淡薄,导致兄弟俩户口问题一直搁置,成了看得见的“隐形人”。哥哥12年前因犯罪入狱服刑,弟弟患有精神疾病未受过教育,母亲现瘫痪在床需人照料,一家人靠父亲打零工贴补家用,家庭较为困难。
眼看自己年纪越来越大,两个儿子的户口问题成了压在老两口心里的一块大石。安然暗暗许诺,一定要把兄弟俩的户口问题解决了。为了完成材料收集,安然和同事赴500公里外找到正在服刑的哥哥刘某。当刘某得知安然是为他的户口而来时,哭成了泪人,他说“一定好好表现,争取减刑早日回家给父母尽孝”。因母亲瘫痪无法到监狱探视,细心的安然临别时帮刘某拍了一张照片。当母亲在安然手机里看见十多年未见的儿子照片时,激动地哭了。老人紧紧攥住安然的手,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谢谢,麻烦你们了!”眼里那份对警察无比信任的真挚情感,让安然明白这不仅是一纸户口的事,更是一个家庭半生的心愿。
温暖群众的贴心人
“奶奶,您怎么一个人拎那么多东西啊,快给我吧,我帮你一起提。”“小朋友,紧紧牵着妈妈的手,别走丢了哦。”在接处警工作中,遇到老人、孩子和需要帮助的群众时,安然总是以女性的温柔体贴和细心,温暖着辖区群众的心。
2023年12月的一天夜里,安然在巡逻时发现一位迷路老人。由于老人年事已高,无法描述家的具体位置,也无法提供家人的联系方式。天色已晚、气温骤降,安然耐心与老人沟通,核实老人身份,经过努力,最终找到了老人女儿家的住址。在送老人回家的路上,老人拉着安然的手反复说:“谢谢你们!你们都是大好人,让你们活到一百岁!”安然将老人送到家准备离开时,老人又特地跑来门口挥着手朝她说:“大孙女,有空多来家里坐坐!”
回望来路,安然动情地说:“我的从警生涯,有前辈的指引、群众的支持和家人的理解,才能一步步成长。”警徽在汗水中闪耀,青春在奋斗中绽放,安然用苦练本领的付出、打击犯罪的坚决、温暖群众的援手,书写出“巾帼不让须眉”的灿烂篇章。(通讯员 黄振宇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