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警39年,审讯过多少个嫌疑人、办理过多少起案件,我没数过。而在派出所的14年,基本上在办理案件。”回顾39年从警生涯,李学章说。
从1985年至今,李学章的从警生涯一直未离开过审讯犯罪嫌疑人和案件办理。新平县公安局39年来侦破的各类大案要案,李学章都是见证者、参与者,他不仅是优秀的刑侦能手,更是名经验丰富的审讯专家。
李学章
艰辛磨炼 徒步办案近十年
1994年前,走路破案和手写笔录是新平公安刑警的工作常态。
“刚刚参加工作那几年,单位条件很差,派出所没有车,出门办案都靠走路,做笔录都是手写的,有时候写错字了还要重新写。”李学章说。
1990年,辖区最远的一个村子发生一起盗窃案,案发地距离平甸派出所有45公里。案件交到李学章手上后,李学章和同事徒步8个小时走到案发地,一待就是一个多星期,做了大量的调查工作,基本排查完周边村民后才确定嫌疑人。抓捕嫌疑人后,又带其徒步回到派出所。
“以前辖区发案少,案件相对简单,因交通不便,嫌疑人基本都是附近村民。但排查嫌疑人很费时,小一点的案件也要在村委会待一个星期才能侦破,基本靠的是这双脚。”李学章说。
这仅仅是李学章在基层派出所日常办案的缩影,而他也靠着双脚徒步办案近十年,直至派出所分配到一辆警用车辆。
1994年,辖区发生一起命案,案发地距离派出所近20公里。群众报案后,李学章和刑侦大队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因现场无目击证人,案件一度陷入僵局。但李学章和同事并没有气馁,靠最原始的办法,对案发周边所有村民进行详细询问,最终获得重要线索:一女子称其曾看见有名男子拿着柴棍往案发地走去。根据这一线索,该案最终被侦破。从发案到案件侦破用了一个多月,此案也是李学章参与的第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沉着冷静 攻破嫌疑人心理防线
1999年12月,李学章被调整至刑侦大队,专门侦办疑难、重大刑事案件。
李学章将侦查和预审融合在一起,在细节上和嫌疑人较量,敏锐的洞察力让他在关键时刻捕捉到犯罪嫌疑人的心理活动,从而找到有利于侦查的契机。
2020年,李学章出差到戛洒镇,正巧戛洒辖区发生一起投毒案件,民警将嫌疑人王某某带到派出所讯问,但王某某一直不开口,拒不交代犯罪行为。李学章在摸清王某某心理特点后,将王某某带至县公安局再次讯问。通过对王某某心理疏导,不到两个小时便攻破王某某的心理防线,如实交代投毒的犯罪行为。
“我和李哥共事20多年,他是我们新平公安队伍中审讯嫌疑人最出色的民警,在重大疑难刑事案件中,他一直是预审员,在他面前基本就没有审不出来的嫌疑人,同时他还是我们刑侦部门的法制员。”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新平县公安局刑侦大队教导员饶惠莹说。
审讯工作需要沉着冷静、善于思考、有勇有谋。2022年,水塘镇辖区发生一起投毒案,嫌疑人童某某到案后,无论怎么讯问,始终不肯开口。作为刑侦大队预审员,李学章临危受命,通过缜密的推理,将童某某作案的整个过程一一道出,童某某最终承认在被害人家里的电饭煲投放有毒物质的犯罪事实。
1999年至今,李学章侦办过各类疑难、重大刑事案件200余起,协助同事审讯犯罪嫌疑人数不胜数。县域发生的每起重大刑事案件,都有李学章审讯的身影。
即将退休 依旧和嫌疑人斗智斗勇
“我和他共事20多年,每个工作日都看到他早早就来到办公室。上午8点30分上班,他一般7点30分就到办公室准备一天的工作。只要白天工作没有做完,晚上就主动加班。”饶惠莹说。
李学章是新平县公安局扫黑除恶斗争中的主力军。在侦办一起涉黑案件中,涉案的80多名嫌疑人大部分都有犯罪前科,反侦查意识很强,取证成了案件侦破的关键。李学章的侦查经验得到了发挥,为了抢时间、找证据,他和专案组成员连夜赶赴大理等地,经过十天的连续作战,共查证核实涉案人员31人,对主要嫌疑人讯问达17次。
李学章不仅是出色的刑侦能手,更对刑事案件审讯有着深入研究。如今,即将退休的他,依旧坐在讯问室,和犯罪嫌疑人斗智斗勇。( 通讯员 苏献东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