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火灾预防专业队对徐家山进行携装巡护。
自去年12月1日全面进入新一轮森林草原防火期以来,我市层层压实责任,通过火源管控、应急准备、整治隐患、预警监测、宣传发动等措施,着力防范化解森林草原火灾风险,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和生态安全,全力筑牢森林草原“防火墙”。
“师傅,您进山有什么事吗?”“请扫防火码并登记”“禁止携带火种进山”……2月12日上午,位于红塔山自然保护区徐家山进山入口处的森林防火卡点,护林员正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进行询问、登记。记者看到,该卡点的监控和语音广播等设备一应俱全。
据了解,自进入防火期以来,各县(市、区)的528个卡点均配备了护林员值守。凡是进出林区的人员,均须登记联系电话、进出时间、事由等信息,值守人员同时进行火种收缴和防火宣传,确保火种不进山,守好第一道关口。
风力灭火机、动力水枪……当天,按照预定计划,红塔山自然保护区火灾预防专业队对徐家山进行携装巡护,及时发现、排查并处置火灾隐患。“从去年12月初到今年2月底,我们每周组织3到5次携装巡护。今年3月1日至5月31日的高火险期,我们还将加大巡护频率,做到每天巡护。”该专业队中队长杜荣祥介绍。据了解,目前全市已到位森防专业队741人、半专业队1895人、护林员3215人。
驱车从徐家山卡点出发,一个小时左右便来到红塔区大营街街道大密罗社区后山,护林员正在进行计划烧除。记者在一块烧除后的空地看到,火已扑灭,林下的杂草、灌木丛等已被烧光。
“我们主要烧除乔木林下的小灌木、枯枝落叶、杂草等可燃物。”现场参与烧除的大营街街道工作人员金喜宏介绍,“我们严格按照流程操作,烧除前依托现有防火通道,铲出至少5米宽的防火隔离带,在符合相应火险、风力等级后开展烧除,护林员全程值守。烧除后按规定继续值守,直至火完全熄灭。”
计划烧除是防火治火的有效手段之一,能提前消除或减少森林草原火灾隐患。市森林草原防灭火指挥部办公室副主任普凤林介绍,今年全市计划烧除面积为7万多公顷,烧除时间从去年12月1日持续至今年2月25日,通过科学用火来防火、治火。
进入此轮防火期后,我市理顺机制、系统推进,制定森防工作提醒、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公开曝光5项机制,建立周通报、月调度、24小时联合值班、预警监测等制度,市、县级林长带头开展巡林检查124次。重点宣传、增强意识,在春运等重要时段,发布以“护林防火 平安春节”为主题的倡议书,组织开展“五进”、院坝会等宣传活动2899场次,对返乡人员、林区作业人员等重点人群开展宣传引导,覆盖群众17.42万人次。排查问题、整治隐患,市森防指完成3轮督导检查,严格整顿卡点值守纪律,抢抓时机推进计划烧除;聚焦林区重点区域,常态化开展隐患排查整治,全市共收缴火种8234个,排查整治隐患661个。(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瑞铭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