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理论与实践
  3. 正文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因地制宜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步“关键棋”

□ 李忠银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对发展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系统部署。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统筹好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关系,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并就“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方面工作作出重点部署。

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对于玉溪市来说,在新的发展阶段,必须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论述,因地制宜下好发展新质生产力这步“关键棋”,选择适合自己的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来发展,推动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产业转型

激发技术创新动能

欠发达地区需要找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切入点,承接东中部产业转移促进自身产业转型升级是西部地区的重要发展契机。传统产业不等于落后产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没有落后的产业,传统产业经过先进技术改造同样可以成为新兴产业。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是放弃传统产业,而是加快技术改造,积极应用数字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引领传统产业迈向高端、智能、绿色的转型之路,让传统产业焕发新的生机,催生新兴产业和新业态的涌现,为经济结构升级注入强劲活力。欠发达地区实现“资源产出地”向“产业崛起地”的转变,重点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要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积极承接国内东中部地区先进制造、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转移,实现县域工业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发展,精准开辟产业发展新赛道。

聚焦绿色发展

提升经济发展质效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绿色生产力,绿色发展是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也是高质量发展的特征。欠发达地区想要利用后发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是必然选择。在推动工业绿色化转型方面,云南玉溪仙福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完成了产能置换技术升级改造,实现了绿色、低碳、智能、高效生产,成功实现“绿色钢城”建设。在绿色农业、绿色能源、绿色生态等产业体系构建上,玉溪市同样具有较好开发基础,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快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构建绿色低碳循环经济体系,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扩大对外开放

增强区域内外联动

对外开放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资源,有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共享。同时,通过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能够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中老铁路的通车运营为玉溪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作为中老铁路沿线站点最多、枢纽位置最突出的城市,铁路运输蕴藏的巨大潜能正在逐渐转化为玉溪对外贸易稳进提质的重要支撑。以大通道带动大物流、大物流带动大贸易、大贸易带动大产业,开放型经济正赋予玉溪经济发展“新引擎”。把握好对外开放这个重要契机,未来还需要强化沿线产业发展,把区位优势、交通优势、枢纽优势变成产业发展新动能,促进玉溪开放型经济加速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玉溪市委党校)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何志刚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融媒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