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海县杨广镇的蔡家山是一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明朝洪武初年,蔡氏先祖蔡住城从福建泉州随明军“移民”入滇,后落籍通海以打制铜器为生,最初加工油翎帽碟、铜刀把、铜勺,后来发展到加工种类繁多的炊具、餐具、响器等。
二十多年前,蔡家山做铜响器的就有十四五户,如今,整个村子仅剩“铓锣大王”蔡从伟、“长号专家”蔡春武、蔡从勇父子及“响器之家”蔡从伦、岳萍夫妇。他们做的铜响器远销大理、元阳、景洪、贵州等地,有的经生意人带到河口,再转卖到越南,或者带到景洪、瑞丽,再转卖到老挝、缅甸。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每年大理三月街,他们总能在那里找到最好的买家,并以最快的速度将铜货销售一空。时至今日,蔡家山的铜响器早已扬名国内外。
“铓锣大王”蔡从伟
8月的一个清晨,记者来到蔡家山,找到了远近闻名的“铓锣大王”蔡从伟。他家的铜器作坊里发出“叮叮当当”的敲打声,走近才知,他在里面调试铜铓的乐音。作坊前面是一片绿油油的菜园子,与作坊并排的是几棵果树,在清亮悦耳的铜铓声中,又红又大的石榴随晨风轻轻摇晃。
蔡从伟看到有人来,从作坊里出来。此时,刚好新平县平甸乡磨皮村委会的非遗传承人杨学林打来电话。原来他们村的磨皮花鼓队使用了几代人的那副铜镲已经敲成碎片了,需要换一副直径为40厘米的新镲,但他又担心买不到声音清脆入耳的镲。记者录了一段蔡从伟亲自挑选、演奏过的镲的视频发到杨学林手机上。杨学林看完非常满意,让记者帮忙买下这副镲,再带回新平。杨学林感慨道:“想不到在我们玉溪还有这么好的手艺人,能做出这么好听的镲来。”
打制铜铓的蔡从伟。
蔡从伟,1961年出生于蔡家山,1983年退伍归来后,就在家里跟随父亲学习打制铜勺及铜响器至今。蔡从伟家祖祖辈辈都是铜匠,但蔡从伟无法一一说清,只能上推到自己的爷爷蔡章甫那里。他小时候就见爷爷制作铜瓢、铜勺等生活用具。到父亲蔡春品时,就开始制作铓、锣等响器。蔡从伟自小就与铜器打交道,在潜移默化中,他学会了制作响器。2019年,云南民族音乐学家吴学源老师、武汉音乐学院硕士吴琼老师到他家来定制铜铓,两位老师热情地指导他如何进一步识别铜铓音质,让他受益匪浅。
希望儿子快点来拜“师”
最让蔡从伟得意的是他制作的大号铜铓走进央视歌唱类节目《同一首歌》。那年,《同一首歌》节目组走进云南时,节目制作人曾到蔡从伟这里定制了铜铓,并把它作为一种民族乐器介绍给了全国观众,节目播出后,他一直引以为豪。
近年来,蔡从伟一直担心他的手艺会失传。他的儿子名叫蔡家成,以前跟他学了一段时间手艺后外出打工。生活里,蔡从伟和儿子蔡家成交流得不多,各忙各的生意。儿子不喜欢铜匠活,认为这活计又苦又累。蔡从伟无奈地说:“以前手艺只传家里人,且传男不传女,几百年的手艺都没有失传。现在,不分男女,不分家里家外,什么人都可以传,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学,都出去外面打工。”
蔡从勇和他新打制出来的短号及长号合影。
前几年,一位来自昆明某所大学的研究生来到蔡家山,看了蔡从伟打制的响器后,十分惊奇,异常激动,立即要拜蔡从伟为师。可是,蔡从伟没有收下这位研究生,因为他知道,学习制作响器,靠的不是一时的激情和冲动,而是几十年乃至一生的笃定坚守,蔡从伟不想枉费了他的青春时光。谈到这里,他又满怀期盼地补充了一句:“如果以后,我儿子不愿在外打工了,可能会回来跟着我学做响器。因为他有基础,学起来要容易一些。”
农民调音师岳萍
蔡从伟有一个兄弟叫蔡从伦,他家也在自家作坊里制作响器。记者来到不远处的蔡从伦家,见到了他的妻子岳萍。
1985年,岳萍嫁到蔡家山,之后跟着丈夫一起学做响器。他们家会做大大小小的铜钹、铜锣等十多种响器,大多销往昆明、大理、景洪、文山、红河等地。
她对记者说:“响器打制出来后,最后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声音的调试,须用小铁锤慢慢调。顺利的时候,五六分钟就可以调好。不顺时,从早到晚都调不好,有时白天晚上都调不出客户需要的声音。急也没有办法,越急越调不出来,这个时候,干脆不用再调了,好好睡上一觉,等到第二天早上起来再慢慢调试。”
岳萍在调试新镲的音质。
前些年,生意红火的时候,他家的响器供不应求,连德宏、临沧等地的商贩都来到家里,等着拿他们家的货。一件新的响器打制出来,最后调成客户需要的音质,就被他们抢着带走了。她和丈夫有很强的听力,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制作各种音质的响器。
近些年来,生意有些清淡,家里还堆着一批做好的响器,她正等着客户上门来。接下来,她和丈夫会到周边乡镇的杂货街转转,看会不会有新订单。
在古装剧中看到自家做的铜号
蔡春武、蔡从勇父子制作的也是响器。与蔡从伟不同,他们家的响器更多的是大小不一的铜号。
蔡从勇四十出头才开始跟着父亲蔡春武学做铜号。之前,他在外打过工,做过生意,开过火锅店,打拼多年,最后还是决定回家,跟父亲学做铜号。他说:“从小到大,看着父亲做活,耳濡目染,现在回来,有轻车熟路的感觉。”话虽这么说,但他实实在在跟着父亲做了四五年,才算“出师”,年迈的父亲也丢开手中的铁锤,让他独当一面。现在蔡从勇能做的铜号,最长的有3米多,最短的就1米左右。
蔡从勇家制作铜号的手艺是代代相传下来的,但说起这段家族史,最早也只能上推到爷爷蔡平辅那一辈。他说:“爷爷也是手艺人,能做铜锅、铜炊锅、铜瓢、铜勺、炊锅等生产生活用具,爷爷把手艺传给父亲,20世纪70年代初,爷爷就已经过世。父亲做铜号做了40多年,直到前两年自己接手后,他才彻底歇下来,在家养养花草,种种小菜。”
据蔡春武回忆,他生活在一个铜匠世家,从小就与铜器打交道。一张“铜皮”(原材料)到他的手里,不用多长时间就可以做成一件响器、一个铜锅、一把铜瓢,或是一个精美的铜烟盒。现在,他家以制作铜号为主,客户需要什么样的长号,他就可以制作出什么样的来。制作长号是精细活,得按比例来,不然吹不出音来,而制作长号全凭经验,没有任何一种模具可用。几十年来,蔡春武究竟制作了多少个长号,他自己也说不清楚,只要有人预订,他都能满足要求,从几十厘米到几米,他都能做。
前些年的一天,蔡春武在家看电视,忽然在电视剧《刁蛮公主》里看到自己做的铜号,他一眼就认出来了。他回想起来,之前曾有北京一家文化公司的人来买过铜长号,说是用于拍摄电视连续剧,想不到自己的铜号竟然出现在《刁蛮公主》这部古装剧里。(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