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玉溪文化
  3. 正文

古乐遗韵 重获新“声”

——峨山洞经的传承与发展

峨山洞经兴起于民国初期,传承了30余年而中断。2002年,峨山洞经爱好者郑彝忠、李寿文、曾华安、朱昱兴等共同发起,成立峨山民间古乐团(以下简称“古乐团”),宗旨是挖掘、收集、整理、发扬本土古曲、花灯、戏曲、山歌、小调等民族民间音乐艺术。成员有县文工团业务骨干、企业干部、工人、文艺爱好者等。

古乐团除了挖掘、整理、演出《玄咒》《大洞腔》等20多个洞经古乐曲牌外,还创作、编排了花灯歌舞、小品、说唱等100多个节目,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传承优秀民间音乐文化,并赋予其新的内容和生命力。古乐团先后巡回送戏到峨山县、易门县、新平县、红塔区、江川区等县(市、区),最远还去过西双版纳州的大勐龙进行慰问、交流演出,受到热烈的欢迎和较高的赞誉,近年来共计演出130多场,观众达20余万人次。

峨山洞经的来历

据史料记载,峨山洞经的由来与1913年的7.1级大地震有关。此次地震,峨山县公署、局所、学校、寺观等处房屋尽数倒塌,城墙和桥梁倒塌甚多,民居倒塌十之八九,受灾5000余户。震后紧随而至的是多种次生灾害,特别是瘟疫传染、蔓延,死亡人数随之增加。这次地震,整个震区共伤亡3000余人,峨山伤亡特重,死亡942人,受伤1000余人。由于当时神鬼思想盛行,面对地震惨状,民众认为这是神鬼作祟,必须及时向苍天诸神祈祷,以此消灾降福。于是地方乡绅和民众做了两件事:一是操办“水陆大斋”;二是委派专人到新兴(今红塔区)小庙街聘请洞经学者“李老先生”(李仁甫的祖父,名字暂不可考)去峨山设立经坛,教授洞经谈演。从此,峨山有了洞经会,成员多为县城内有声望的士绅文人,如杜安廷、周子文、景石泉、王明远、李存等。

洞经的全称为“文昌大洞仙经”,简称为“文洞经”或“洞经”,是一种庄严、高雅而又热烈、亲切的综合音乐艺术。据郑彝忠、李寿文、曾华安3位老艺人介绍,峨山洞经坛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群众团体,既宣扬儒家和道家学说,又是一个慈善组织,用弦歌雅乐祈祷平安、禳灾解厄。可贵的是,峨山洞经把外来乐曲与本地民族民间音乐融合,自成一格,既有典雅、肃穆的殿堂音感,又有朴素、亲切的乡土柔情,其独特的内涵、庄严的形式和悦耳的音符,多少年来一直深受广大群众喜爱。

曾华安说:“洞经音乐保留了典雅、奇妙的古乐风味,和谐、安详、舒适的音乐品格,符合民间千百年来传统的审美情趣。它以唱、奏、礼互相配合的艺术形式,让人们在体味传统吟诵的同时,给人以艺术的享受、心灵的净化与精神的升华。这是洞经音乐在旧时传统文化中始终居于统率地位并久演不衰的根本原因。”

李寿文老人每天清晨起来习惯翻阅20多年前亲手抄下的洞经古乐。

李寿文老人每天清晨起来习惯翻阅20多年前亲手抄下的洞经古乐。

民国时期的四代洞经传人

峨山洞经坛自1913年创建,至1949年停止,30余年历经四代传承:一传为杜安廷等,受教于玉溪的“李老先生”;二传由杜安廷传授给高昆、董其兴、张自立、熊文玺、张复谦等;三传由周子文传授给郑秉昌、钱立本、李国强、周福禧等;四传由周福禧传授给李自荣、张启明、魏如等人。四代传承中,人数最多、活动最兴盛、留给后人印象最深的,当数郑秉昌等人这一代。

周子文,双江镇中街坊人,前清拔贡,博学多才,曾任云南省广通县知事,回乡后致力于家乡文化教育事业。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他主持建盖县城宣讲堂,后又开辟县城西边锦屏山风景区,是峨山洞经坛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钱立本,善吹唢呐,为吹唢呐而不顾一切,最终倒在经坛之上而去世,可谓为洞经艺术献身。

郑秉昌,即郑彝忠的父亲,县城上街坊人,周子文的大弟子,与李国强同期供职于峨山县民众教育馆,并共同到昆明购买石印机,创办峨山县第一个印刷(石印)作坊。郑秉昌聪明好学,在洞经会中,谈演及诸般乐器皆能胜任。如今,他的儿子郑彝忠还珍藏着一把郑秉昌传下来的低音龙头大二胡,比一般的二胡要大三四倍,拉起来音色沉稳浑厚,几十把二胡也压不住它厚实有力的声音。

郑彝忠说:“值得一提的是,那时峨山的洞经会与邻县洞经会的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了妇女不能登上经坛的传统,敢于吸收冲破封建禁锢的妇女为成员,让她们登台谈演洞经,代表人物有胡玉冰、杨静芳、董秀云等。在她们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峨山洞经坛的活动发展到鼎盛时期,每年的固定谈演活动多达7次。每次会期的洞经谈演时间不等,一般为3天,多则5天。”

郑彝忠(右二)和老友把玩父亲郑秉昌传下来的低音龙头大二胡。

郑彝忠(右二)和老友把玩父亲郑秉昌传下来的低音龙头大二胡。

早期的洞经谈演活动

据郑彝忠介绍,峨山洞经谈演的经坛早期设在县城内的上街黄公祠,后来迁至中街坊文星街宣讲堂内。经坛的正堂后墙上悬挂圣诰牌位和神圣牌位,下设八字形经桌,上摆香炉、蜡台、经书,斋供花、果等物。前置蒲团,两侧设桌椅,供上座者对视谈演,乐队及其监经居前台演奏。

参加洞经谈演的人员须身着长袍马褂、青鞋白袜,按先后次序一一上坛就座,乐手听到首座掌板发号施令后即鼓乐齐奏。每日分早、中、晚3节谈演,每节谈演2至3个小时,整个谈演活动时而震天动地、热烈欢腾,时而婉转悠扬、悦耳动听,使听众心驰神往,恍如置身于仙境。

峨山洞经坛经过30余年四代人的共同努力,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已初具规模,有会员40多名,活动正常,并逐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峨山洞经谈演活动比通海、新平等起步较晚,虽受历史局限,但就其艺术而言,峨山洞经仍不失为一种民间的古典音乐,是民间高雅的文化活动。”李寿文说。

古乐团白手起家再出发

古乐团成立之初,完全是白手起家,组建前没有任何设施及装备。大家不辞辛苦,四处奔波,多方协调,购置了编钟、古筝、锣、钹等乐器,加上成员自备的月琴、琵琶、唢呐等,拥有大小乐器近50多件。为了演出需要,乐队还缝制了唐装和彝族服饰共计50余套,舞蹈队添置了彝族、白族、藏族、傣族、哈尼族等民族舞蹈服装150余套(件),并配置了灯光、音响等设备,为正常开展演出活动奠定了基础。

古乐团还对民间古乐进行收集、整理和传承,先后收集了当地的《楚辞》《将军令》等10首古曲,并对其中的《大洞腔》《朝圣曲》等进行改编,配上和声,大胆地揉进了一些现代元素,表演完后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之后又相继收集补充了几首外来古曲《浪淘沙》《八卦》等。大家齐心协力,发挥自己的特长、优势,在传承的基础上,自创、自编、自演了多场文艺节目,受到广大群众的一致好评。古乐团积极参加县里举办的各种文艺活动,多次参加玉溪市举办的各类文艺调演、展演和比赛,并荣获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近20余次。古乐团经常受邀深入农村、厂矿和小区,利用古老的民族民间艺术,以古喻今,劝人为善,教育后代尊老爱幼、赡养老人,用朗诵演奏及伴唱的形式,把优雅肃穆的旋律带给广大观众。

斗转星移,古乐团建立至今,走过了22个春秋,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增添了许多欢乐,同时也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大家还是坚持了下来。古乐团成员大多是老年人,但他们老有所为,为民族民间音乐的传承与发展作出了贡献。(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饶平 文/图)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刘玉霞   审核:张志云   终审:攸莉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