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2. 民俗风情
  3. 正文

方志里的玉溪 | 峨山县彝族“开新街”

峨山民族自治县于1951年5月正式成立,是“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云南省第一个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开新街”是峨山县特有的彝族传统节日,也是峨山县彝族人民流传久远而又具有丰富内涵的节庆文化典型代表。

22

2009年富良棚乡“开新街”文艺表演  (柏映泉  摄)

彝族传统节日

  据《峨山彝族自治县志》记载,彝族是峨山境内土著民族。先民是活动在滇池地区的昆明人,供奉始祖阿普笃慕。后经六祖(阿普笃慕的六个儿子)分支,形成武、乍、糯、恒、布、默六大彝族部落,在滇东、滇中、滇南、滇西等地繁衍起来。峨山彝族为武、乍二部后裔。唐南诏时发展为嶍峨部,为东爨乌蛮37部之一。宋代仍为嶍峨部。元初,嶍峨部酋阿次归附,置嶍峨千户。元明清时期,彝族称“罗罗”。据清康熙《嶍峨县志》载,境内有“黑倮倮”“白倮倮”“仆喇”“山苏”。民国时期称“夷人”“山苏”,其中的“夷人”分黑、白两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彝族人民的意愿,统称为彝族。

彝族先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和社会活动中,形成了自然崇拜、神话传说、吉庆禁忌、人物纪念等民间风俗,随着族群的繁衍发展而演变、积淀成为历史文化。绵延演进至今,峨山境内传承下来以彝祖、彝镇、彝医药、彝火、彝鼓、彝绣“六彝文化”为主的彝族文化瑰宝,拥有彝族花鼓舞、彝族服饰、彝族“四腔”、彝族“开新街”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火把节、咪嘎哈、斗牛节、花街节等一批独具特色的彝族传统节日。其中,彝族“开新街”是峨山县彝族节庆文化的重要构成之一。

“开新街”的历史

据《峨山彝族志》记载,明清以后,随着彝族聚居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民间商品交易逐渐扩大,各区域范围内的彝族人民约定俗成以定期赶集的传统,俗称“赶街”。后来,为避免赶集日重合,各个彝族聚居区的赶街日以阴历相互错开。流传至今,就以阳历固化下来,比如,塔甸“一六街”(每月逢1日、6日赶集),甸中“三八街”,岔河、大龙潭“四九街”,富良棚“五十街”。而根据民俗传统,旧时峨山彝族人家每年大年三十晚上烧香祭神后,各家各户就暂停相互来往串门,直到正月初二或初三,各村寨的民间灯会、龙会、虎会、地会等年俗活动结束后,各家各户才开始相互往来,也才能开始一年的生产劳动。当有辞旧迎新意味的年俗活动与赶集日相遇,就合二为一重合成众人齐聚、天地同欢的“开新街”。彝族先民在约定俗成后,就把每年春节后(正月初二后)的第一个赶集日称为“开新街”,也叫“开街节”,成为彝族聚居地区各族群众固定的节日。

根据《峨山彝族一甲子》记载,“开新街”彝语称为“哩夕哩”,“哩”意为集市、赶集,“夕”意为新,合起来翻译成汉语即“赶新街”。究其内涵,除了赶集交易、开展民俗活动以外,还有在万象更新、新年伊始之际祈愿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人寿年丰、安康如意。峨山县彝族“开新街”按照地区范围划分,富良棚一带的彝族集中在富良棚街子举行,塔甸一带的彝族集中在塔甸街子举行,岔河一带的彝族集中在岔河街子举行,甸中一带的彝族集中在甸中街子举行。其中,以富良棚、塔甸一带的“开新街”活动甚为隆重。

11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富良棚乡“开新街”活动  (柏映泉  摄)

“开新街”的盛况

《峨山彝族志》对彝族“开新街”活动的盛况作过记述。当翘首以盼的“开新街”如期到来,附近十里八乡的各族群众,男女老少早早地就换上彝族服饰,身着节日盛装,成群结队地向街子汇聚,并组织本村寨的民间艺术队前往参加。民间文艺队先以舞龙耍狮队领头,彝族花鼓舞队、猫猫舞、蚌壳舞、彝族武艺、杂耍等表演队紧随其后,整个街子锣鼓喧天、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其间,还举行斗鸡、对山歌、跳乐等民间文艺活动,可谓异彩纷呈,任人尽情欣赏。集市交易也异常活跃,各种山货野果、地方特产、民间工艺、民族服饰等琳琅满目、目不暇接。有时候,开新街节还会增加一些活动内容,比如环城跑、掰手腕、摔跤、陀螺、趣味拔河、扭扁担、双人缠腿跑等彝族民间竞技活动。

进入新时代,每年春节前后,正值大龙潭、富良棚、塔甸一带万亩山地油菜花的盛放期,璀璨金黄的油菜花成为初春彝乡最美的风景,是玉溪市内最大、最有看点的油菜花景观,吸引着大批游客驻足观光。彝族“开新街”又在塔甸镇、富良棚乡一带形成“开新街暨油菜花节”系列活动。“开新街”不仅成为彝族人民讴歌新时代的一种特有形式,更是彝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彝家幸福生活的展示。

历久弥新的彝族“开新街”,已经成为峨山县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展示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重要平台,也是打造“中国第一个彝族自治县”品牌、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玉溪市委党史研究室、峨山县委党史研究室整理  吴霞执笔)


版权声明:转载请务必注明作者及出处。
编辑:王雪峰   审核:张志云   终审:蒋跃
网上读报

扫一扫下载玉溪+新闻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发布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下载学习强国客户端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信公众号

扫一扫关注玉溪日报微博

扫一扫关注玉溪网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