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蝶变
——新平县水塘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23-10-17来源:玉溪日报

核心阅读:水塘镇贯彻落实全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总体部署,紧扣新平县委、县政府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总体安排,用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联农带农建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树标立杆作用加强基地建设,推动基地园区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振兴乡村……随着水塘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蝶变正在哀牢山下、戛洒江畔加速演进。

□  记者 唐雯霖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在新平县水塘镇描绘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蓝图正变成现实之际,今年的金秋采橘景致更显精彩。

记者从此方景致中捕捉一抹抹亮色——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联农带农建基地,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树标立杆作用强基地,推动基地园区化促进产业融合发展振兴乡村。

这是水塘镇贯彻落实全市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总体部署,紧扣新平县委、县政府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总体安排,用工业化理念推动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实践与探索。

水塘镇蜈蚣山的连片柑橘种植基地。

水塘镇蜈蚣山的连片柑橘种植基地。

社会服务联农带农建基地

哀牢山与红河谷特殊气候的交融,让水塘镇成为柑橘生长的沃土,旧哈村委会的李桂秀在这里种下了800多棵沃柑。尽管她参加了几次镇、村组织的柑橘种植培训班,但始终没有完全掌握管理技术,致使挂果的400多棵沃柑商品果率只有四成,加上种植面积小产量少,只能靠代办经纪人联系收购商销售,始终没能卖上好价钱。

同村的种植大户胡云祥直言,由于缺技术、缺投入,果树水肥、修剪、防控跟不上,导致大多数种植户的商品果率只有四到五成。由于各家各户品质参差不齐,达不到龙头企业的品牌标准,只能靠代办经纪人联系收购商,采取“一棵光”的采摘方式进行销售,每公斤销售价比龙头企业要低1元左右。

水塘镇党委书记普超俊介绍,截至目前,全镇柑橘种植面积3.17万亩,种植户2922户,产量6.1万吨。其中像李桂秀这样种植面积50亩以下的种植户有2877户,占比98.4%;种植面积2.15万亩,占比67.8%;产量3.1万吨,占比51%。他们是水塘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基础支撑。

如何整体提升广大橘农的种管水平和拓宽销售渠道,充分发挥柑橘产业在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中的支撑作用,加快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成为水塘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必须破解的考题。

2022年4月,水塘镇在新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组建柑橘管护队,构建柑橘网格化管理机制,以建立和完善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为突破口,引导群众抱团发展,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

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植保主任李忠周现在有了一个新身份——水塘镇柑橘管护队总队长。他介绍,柑橘管护队在水塘镇9个村(社区)设立9支分队,分队长由各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担任,228名队员由种植大户、种植能手和“土专家”组成。

柑橘管护队实施结对帮扶运作机制,每名队员结对本小组1至3户缺技术和无销售渠道的种植户,每月进行不少于2次义务助农服务或提供代管服务。通过实行打卡登记制度,考核队员工作业绩。通过实行定期集中培训,提升队员技术水平和业务素质。

在积极争取农民工技能培训等政策扶持的同时,由9个村(社区)合资组建的新平玖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与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新平和盛商贸有限公司等农业服务企业达成合作协议,按合作销售农资进行利润分成,在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管护队长效运作提供保障。

“自从有了管护队,施肥、修剪、防病就不愁没人教了。”李桂秀说,“照这样干下去,品质肯定能提高,产量肯定会上来。”自柑橘管护队成立运作以来,先后与600余户橘农建立起结对帮扶关系,由其牵头组织专家到各村(社区)开展培训20场次,培训橘农650人次,由其主导组织开展“田间课堂”培训40余次,点对点或点对面进行技术服务,受益橘农460人次。

水塘镇柑橘管护队举办“田间课堂”培训橘农。

水塘镇柑橘管护队举办“田间课堂”培训橘农。

与此同时,新平东恒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保质保量供应农资价值近1200万元,优惠让利近120万元,收购外销柑橘超过3000吨。李忠周表示,下一步,企业将把11名技术人员整合到柑橘管护队中,进一步加强对农技术服务,积极拓展市场,增加柑橘收购外销量。

新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存会认为,水塘镇通过整合政府、企业、村组三方的政策、资金、人才资源,坚持市场化运作理念,构建利益联结体,组建柑橘管护队,推动科技要素向重点产业聚集,是建立和完善柑橘产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创新举措。

发挥社会化服务体系联农、惠农、助农和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作用,围绕种植、管理、加工、营销提供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服务,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是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积极实践与探索。

龙头大户树标立杆强基地

走进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种植基地,挂着认养标牌的柑橘树果满枝头,落坐园间的凉亭,只觉得果香扑面而来,这是企业推动种植业与文旅业融合发展迈出的新步伐。在选果车间,4条先进的选果包装生产线每小时可选果48吨,塑料筐生产线每年可生产100万只水果筐。在形象展示区,呈现企业发展和“潘橙”品牌拓展市场的营销战略布局。

总经理潘思德介绍,2009年成立的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现今建成水电路和喷灌设施配套的1530亩种植基地,去年实现产量4000吨、产值3000万元。4条选果包装生产线去年分选柑橘1.5万吨,制筐生产线实现产值800万元。企业自产柑橘商品果率达80%以上,主销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市场,其中28%的柑橘通过电商渠道销往全国各地。

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的分选包装生产车间。

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的分选包装生产车间。

胡云祥从2012年开始种植柑橘,通过土地流转建成60亩种植基地,成为旧哈村委会柑橘种植大户,因其勤学苦干也成了村里的柑橘种植能手和柑橘管护队队员。“去年挂果的17亩冰糖橙产量有60吨。”胡云祥说,“平均单株产量达到55公斤,成品果率达到70%。”

普超俊介绍,目前,全镇企业和种植大户建成50亩以上集中连片柑橘种植基地45个,经营面积1.02万亩,占总面积的32.2%,去年实现产量3万吨,占总产量的49%。其中,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新平良茂果业有限公司等6户企业建成14条选果包装生产线、4条塑料筐生产线和冷藏保鲜设施、电商销售平台,构建起集种植、加工、销售于一体的柑橘全产业链条。

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立足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品牌化发展,构建种植、加工、营销全产业链条,推动三产融合发展,成为水塘镇建设省级、市级基地的标杆企业。胡云祥等种植大户依托科技支撑,强化水肥管理,加强病虫害防控,提升柑橘品质和产量,成为水塘镇建设县级基地的标杆大户。

仅占全镇柑橘种植户比重1.6%的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创造了全镇近一半的柑橘产量,在市场上打响了包括“潘橙”“龙橙”在内的柑橘品牌,成为水塘镇柑橘产业发展的领跑者和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支柱。

如何按照市委提出的县级基地“生产便利”、市级基地“有模有样”、省级基地“高端大气”的要求,紧扣基地建设有主体、有规模、有设施、有规范、有品质、有加工、有品牌、有市场、有科技、有效益的“十有标准”,围绕新平县委、县政府创建省、市、县基地总体安排和全县柑橘产业示范基地建设管理办法,全面提升50亩以上连片种植基地建设水平和产出效益,进而联农带农实现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加工聚集化,同样是水塘镇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需要破解的考题。

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龙头企业如何发挥支撑作用?潘思德结合企业正在实施的一系列项目认为,在种植端,公司将通过建设共享果园和发展观光农业实施转型升级,联农带农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在营销端,将通过搭建柑橘产销信息发布平台,整合农村经纪人队伍建立服务标准,构建安全流通渠道,联农带农拓展市场;在技术端,通过加大科技服务输出力度扩大与种植户的合作面,推动标准化生产提升产业整体效益。 

李存会认为,结合水塘镇柑橘产业发展和基地建设实际,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中的作用,重点在于立足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示范带动作用,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加快推动标准化生产,整体提升柑橘种植管理水平,补齐生产短板。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投资主体作用,加大包括水电路网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及包括数字化、水肥一体化、药肥一体化和冷藏保鲜在内的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面提升基地建设水平,补齐基础短板。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市场主体作用,加强品牌建设,拓展销售市场,补齐营销短板。

水塘镇规划建设的柑橘产业园区。

水塘镇规划建设的柑橘产业园区。

基地园区化推动产业融合

行进在水塘镇新规划建设的柑橘产业园区,普超俊介绍,目前这里集中了包括新平哀牢潘橙果业有限公司、新平龙橙果业发展有限公司在内的产业龙头企业,聚集了包括选果包装、冷藏保鲜、物流运输、直播带货以及科技培训在内的生产和服务要素。下一步,还将整合包括农资供应、快递物流等进园区,建设包括产品检验检测、柑橘技术培训学校、柑橘交易集散中心、产业酒店等项目,全面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

从组建柑橘管护队推动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联农带农促进产业提质增效,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到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标杆引领带动作用,着力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水平,再到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发展,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基地化、基地园区化、园区标准化、加工聚集化和产业融合发展,水塘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建思路愈加明确。

紧扣新平县委、县政府确立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建目标,年内创建4个省级、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7个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成2个柑橘网格化试点基地。力争到2025年,全镇基地化率达到70%以上,柑橘亩产量稳定在2吨以上,病虫害防控或防治率达90%以上,果实商品率达90%以上。这是水塘镇锁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创建目标。

根据新平县委、县政府确立的柑橘产业发展布局,突出建强柑橘主导产业加工销售环节和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聚集资金、技术、人才等现代生产要素,着力提升基地设施化水平、生产标准化水平、经营组织化水平,构建柑橘全产业链条。提升产业社会化服务能力,强化科技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完善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加快推动基地园区化,这是水塘镇锁定的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方向。

普超俊介绍,围绕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建设现代柑橘产业园区,水塘镇确立了对标精准创建、提档基地建设、强化网格管理、优化服务保障、构建利益共享机制、提升数字赋能水平、推动农文旅融合和加强品牌建设8项工作重点,制定16项重点任务清单,实施领导牵头、责任人挂帅,部门负责、挂图作战、整体推进。

具体而言就是对标玉溪市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十有标准”,指导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补短板强弱项,精准创建省、市、县三级基地。积极谋划项目争取政策资金支持,推动基础设施改造提升和配套设施提档升级,提升产销信息化水平,推动基地园区化。

进一步强化柑橘网格化管理体系,推动柑橘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依托企业建立柑橘培训学校和电商直播带货中心,依托柑橘管护队组建社会化产业服务中心,强化联农带农作用,推动橘农抱团发展。优化调整村办集体企业经营业务,加强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利益共享机制,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

依托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四位一体”和数字乡村智慧农业等项目,搭建产业服务大数据平台,赋能柑橘产业发展。举办“柑橘音乐文化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建设休闲观光采摘园、共享果园以及乡村民宿、农家乐,推动“农文旅体商”多元融合发展。加快制定产销标准,提升“新平橙”公共品牌影响力,加大市场拓展力度。

随着水塘镇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在哀牢山下、戛洒江畔,一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的蝶变正在加速演进。

(本版图片均由水塘镇提供)

短  评

真抓实干建基地

□  雨林    

全面加快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升产业规模化、组织化、设施化、品牌化水平,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破局发展,是市委立足主动赶超、争先进位,全力推动玉溪经济高质量发展确立的“四个破局”之一。解析水塘镇的探索与实践,看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基地需要有思路、有目标、有创新、有举措,真抓实干抓落实。

构建社会化服务体系,联农带农整体推动产业提质增效,夯实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基础。发挥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标杆支柱作用,推动产业规模化、标准化、绿色化、设施化、品牌化发展,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提档升级。强化产业发展配套功能,构建全产业链条,促进基地园区化,推动产业融合发展。这是水塘镇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的总体思路。

对标创建标准,立足推动龙头企业和种植大户产业基地基础建设及设施化水平提档升级,联农带农实现规模化、组织化、标准化经营,争创省、市、县三级基地。摸清产业家底,立足提升现代农业产业发展配套功能,聚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支撑要素,构建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条,推动基地园区化,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区。这是水塘镇谋定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目标。

组建柑橘管护队,建立产业发展网格化管理机制,从小切口入手破解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瓶颈,引导群众抱团发展,全面提升产业发展组织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整合政策、资金、人才资源,坚持市场化运作理念,构建利益联结体,为社会化服务体系长效运作提供有力保障。这是水塘镇在创建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探索与实践中的创新之举。

坚持问题导向,制定实施方案,确立创建重点工作任务。坚持目标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做到领导挂帅、责任到人,挂图作战、总体推进。立足补短板强弱项,积极谋划项目,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夯实发展基础。这是水塘镇加快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的真抓实干之举。

只有真抓实干建基地,才能让县级基地“生产便利”、市级基地“有模有样”、省级基地“高端大气”,推动玉溪农业破局发展。



编辑:刘玉霞   审核:蒋跃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