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人其乐融融,享受阅读时光。
核心阅读
闲暇时间,刘文逵一家总会认真而安静地阅读,汲取知识的营养。他始终坚信,一个家庭的读书习惯,是一种耳濡目染的传统文化养成,当书香弥漫家庭,未来必定温暖明亮。2020年,刘文逵家庭获玉溪市“最美家庭”称号,2021年再获殊荣,被评为全国“最美家庭”。
走进书香家庭刘文逵家中,大大小小的书架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俨然成了一个小型图书馆,触手可及的书本让这个普通的三口之家充满了别样的快乐。
书籍是最大的财富
上学时,刘文逵就有一个称号——“书虫”,文、史、哲、艺、自然科学……各式书籍他都喜欢看。高中时,在繁忙的学习之余,他还经常去新华书店“充电”。工作后,他更是常常节衣缩食,没成家之前,甚至每个月都把工资的三分之二用来买书。
妻子陈燕是一名检察官,读书是两个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现在通海一中任语文教师的刘文逵告诉记者:“随着阅读量的增加,我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一个道理:半亩方塘的清明澄澈,是因为有源头活水绵延不断地流入,而这源头活水,正是阅读。”婚后,刘文逵和妻子在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默契,将读书当作工作、学习最好的源头活水,进行有营养、有活力的摄入。
“我们喜欢的书籍类型是不同的,经常会不约而同地买书,但好几次买回来才发现,两人竟买了同一本书。”陈燕笑着说。之后,夫妻二人在买书时,都会提前告诉对方,避免买重。渐渐地,家里的书越来越多。
从中国文学到世界名著,从人文历史到自然科学,刘文逵家被朋友们戏称为拥有“居家图书馆”的“土豪之宅”,平时经常有左邻右舍、亲戚朋友来家里借书、谈书,他们也因书结缘了很多不同年龄段的好朋友。
走进刘文逵家三楼的藏书阁,10多组书柜装满了图书,整整塞满了一层楼,里面陈列着《论语》《史记》《资治通鉴》《红楼梦》《战争与和平》《名人传》《悲惨世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上万册书籍。在其中一个柜子里记者看到,仅《红楼梦》一书,不同的版本、续书就有四五十种,与《红楼梦》相关的学术著作更是多达上百种。
女儿刘筱月从小在充满书香的环境中长大,她说:“从我记事起,家里的沙发、茶几、床上,甚至卫生间里都有书的影子,在家里可以随时阅读、随处阅读。”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读书,已成为刘文逵一家的一种生活方式和习惯——每天晚上,他们都会在固定的时间,一家人围坐在书房,下棋、练字、画画。更多时候,则是各自读书,沉浸其中。若是谁发现了精彩段落,就会大声朗读,一起分享,在领略文字魅力的同时,更营造了良好的家庭读书氛围。
学而思进 共创美好
父母的言传身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刘筱月很小的时候,就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有一段时间,我发现她每天不吃早点,把早餐钱攒下来用来买书,感觉既心疼又欣慰。”陈燕说,她告诉孩子,开卷有益,喜欢看书、买书,父母一定大力支持,无论什么书籍,只要喜欢,都可以买。
正是源于对阅读的热爱,刘筱月的文字功底非常扎实,并且勤学善思、爱好广泛、全面发展,小学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学生、优秀班干部,多次获得“阅读小博士”“小书法家”“绘画高手”等荣誉。2020年4月,作为通海县优秀学生代表,刘筱月参加了玉溪市“新时代好少年”学习宣传活动,并获得“新时代玉溪好少年”殊荣。“孩子成绩的取得,和她的大量阅读与独立思考密不可分。作为父母,要不断引导和鼓励。”陈燕表示,人不能成为读书的机器,真正的读书,是让孩子在阅读中学会独立思考,交给孩子一把书籍的钥匙,培养她终身阅读的习惯,这才是父母给予孩子的最大财富。
墙内开花墙外香,他们乐于分享读书心得,不遗余力地支持阅读推广,身体力行倡导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刘文逵常常到通海各类民间协会和老年大学进行公益讲座,先后讲授了“通海秀山楹联文化”“古诗词鉴赏”等内容,录制了《千字文》解说等小视频。身兼法治副校长一职的陈燕,先后多次到通海县多所中小学开展法制讲座,为孩子们播下“学法、守法、用法”的种子。刘筱月常常把书带到学校,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交流,撰写读书心得,参加各类征文比赛……
生活中,刘文逵一家相濡以沫,尊老爱幼,助人为乐,邻里和睦。而共同的兴趣爱好,更让他们懂得相互支持、相互理解,在各自的岗位上以学习提升技能,积极进取,逐渐成为各自领域的行家里手,构建了一个文明、健康、和睦的家庭。(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曾梦琪 文/图)
编辑:陶晓兰 审核: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