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十几年如一日从事信访工作,坚持进百家门、走千里路,把信访工作做到田间地头,把青春奉献在信访工作第一线,用炽热的初心践行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诺言。
19年来,他加班时间累计达1000多天。正是靠这种“痴迷信访工作”的精神,多年来他接待群众6000余人,解决各类信访问题800余起。
他,就是“全国信访系统先进个人”称号获得者、红塔区信访局局长李小平。
坚守一线 做信访群众贴心人
6月24日上午11点左右,红塔区信访局大厅里空荡荡的,没有一名来访群众,李小平趁着这个空当,和信访接待窗口工作人员胡容川聊了起来。
“这两天来上访的群众多不多?”“有没有需要我协调解决的?”……李小平详细了解近两天的接访情况。
对于胡容川来说,局长李小平主动了解接访情况是常事,而他只要遇到难处理的问题,都会报知李小平参与接待处理;到了下班时间还有来访群众未离开,他也会报知李小平,李小平只要没有外出,都会和他们一起接访群众。
李小平如此看重群众来访,是因为他深知要干好信访工作,必须和群众交心,只有走进他们心里,才能解开他们的心结,了解他们真实的诉求,解决他们的问题。
2003年4月,李小平成为红塔区信访局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负责窗口接访相关工作,3年多的时间,让他深刻体会到窗口接访工作的重要。
“群众遇到了难题,来窗口反映问题时,难免会带着一些怨气和误解。这个时候,我们只有把群众当作自己的家人,耐心倾听、平和交流、认真记录,了解群众内心真实的诉求,让群众把话说尽,耐心、热心、诚心进行解释疏导,才能让群众顺过气儿来,满怀希望地离开。”李小平说。
将心比心 全心全意解民忧
红塔区地处玉溪市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信访总量较大,在一段时期内,各种矛盾纠纷凸显、新老问题叠加交织、群众利益诉求多元化。如何更好地化解群众信访问题?李小平有自己的心得。
“信访工作是一份将心比心的工作,站在群众的角度,就能理解他们的不易。只有多为群众考虑,才能解开他们的心结;只有解开他们的心结,才能把矛盾纠纷化解掉。”李小平说。
2017年中秋节前夕,40余名农民工到红塔区信访局上访,情绪激动,其中一名患有肺癌的工人更是情绪失控。在耐心接待后,李小平立即召集了住建、人社、街道、项目方等进行协调,患病的农民工当天下午就拿到全部工资,第二天返回四川老家住院医治,其余农民工工资也在中秋节前一天得到了落实。
面对一些“上访专业户”,李小平积极协调帮助,解除其后顾之忧,重新开始正常的生活。玉兴街道的一名郑姓大姐,因集体待遇分配、离婚后又生意失败等问题,一时间意志消沉,反复上访,成为“上访专业户”。李小平多次到郑大姐家中耐心开导,协调联系企业,帮忙介绍工作,让她有了稳定收入,重拾生活信心。
类似的情况在李小平的工作中已是常事,他的手机号码成了“群众热线”,手机通讯录中存了许多诸如信访人郝大哥、李大姐、白大娘等群众的电话号码,而经过长期接触,也让他们成为了朋友,他们甚至还会邀请李小平到家中做客。每当这个时候,李小平心里就会升起一种强烈的成就感。
“总之,群众信访无小事,不管事大事小,都得用心对待。群众合理的诉求,要解决到位;无理的诉求,要做好思想疏导、政策解释;生活困难的,要帮扶救助到位。只要坚持这样做,总有一天能够用真心赢得民心、换得信任。”李小平说。
与时俱进 学习一直在路上
随着社会的发展,群众信访问题在不同的时间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要解决好各类信访问题,就要求信访工作者也要与时俱进,根据某一时间段信访比较集中的问题,学习掌握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
李小平介绍,2003年,他刚接触信访工作时,群众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是因企业改制过程中引发的各类问题,这一阶段,就要学习企业改制方面的政策;2015年,农村“保留户口”人员未享受村组待遇分配的问题逐渐多了起来,随后,红塔区信访局向红塔区委、区政府报告,红塔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及时研究部署,2017年全区修订完善了村(居)规民约,此后,这类问题逐渐少了;2019年至今,关于房地产领域的信访件数量多了起来,知晓房地产领域的法律、法规、政策等又成了信访工作者的必备技能……
“信访工作面对的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和诉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是什么都懂一些的杂家,还要是一些专业领域的行家里手。只有这样,在面对来访群众时,才能讲得清政策、理得清关系,同时协调相应的部门共同参与问题化解,最终解决好群众的诉求。”李小平表示,信访工作的这一特殊性,形成了我们永远在学习路上的局面,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为民解忧纾困,才能托起社会的和谐稳定!(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梅 )
编辑:陶晓兰 审核:
滇公网安备 530402020002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