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16>>记者下基层>>新闻

深度报道|玉溪在保护传承中探索非遗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1-17来源:玉溪网

  玉溪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有以李家山牛虎铜案为代表的青铜文化、以玉溪古窑遗址为代表的陶瓷文化、以秀山和九龙池建筑群为代表的古建筑文化、以花腰傣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玉溪各族先辈们为我们留下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前,我市已公布的非遗代表性项目636项,代表性传承人861人。其中,被列入国家级名录的项目有8项,国家级传承人6人;被列入省级名录的项目有38项,省级传承人79人;被列入市级名录的项目有195项,市级传承人153人;被列入县级名录的项目有395项,县级传承人623人。还有获省级工艺美术大师、云岭首席技师、云岭技能大师、云岭技能工匠、民间工艺师等称号的一大批民间艺人。 

  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通过推进非遗保护组织建设、深入挖掘非遗资源、健全非遗保护名录体系、完善非遗保护阵地设施、实施非遗保护活态传承、营造非遗保护社会氛围、提升非遗保护传承和发展利用水平,非遗保护传承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此外,我市积极探索非遗文创产业市场的发展之路,让非遗“活”起来。 

  多姿多彩的玉溪非遗

  滇中玉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各民族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各自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文化,从而造就了玉溪非遗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地域特色鲜明的特点。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王朝平定云南后,全面实施“军屯”“民屯”“商屯”,除当初进入云南的30万军队大都留驻外,还相继从山东、江浙、湖广等地先后三次向云南进行约330万的大规模移民。移民入滇不仅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也传入各种民俗风情和文化艺术。由于各民族杂居、通婚,不同的民族文化也在互相交流和影响,玉溪的文化于是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现象。        

  “从历史上看,玉溪的文化是从明朝开始深受中原文化的影响。从地理上看,玉溪地处汉族与少数民族聚居的交界,汉族文化与本地区的少数民族文化相融合,形成了文化交融的特点。汉族文化独具代表性的是传统戏剧,其中就有玉溪花灯和滇剧,而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歌、舞、乐则十分丰富。”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张培学说。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玉溪花灯和滇剧是传统戏剧中的代表。玉溪花灯源于民间“社火”中的小曲演唱,从内容、形式、唱腔、表演均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是融合了诸多姐妹艺术的优秀成果。而玉溪滇剧作为大众化乡土艺术而世代流传,其创作剧目大多取材于玉溪历史故事、神话传说、英雄人物等,融入当地乡风习俗,演唱中所涉及的广泛内容体现了玉溪历史文化的深厚积淀和人民生活的丰富多彩。

1df30e746d9cdfee87589e27d413@2x

被誉为戏剧活化石的关索戏。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星瑞 摄

  同样以传统戏剧类别名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关索戏则被誉为戏剧活化石,是一种古老而稀有的剧种,属军傩范畴,自传入澄江小屯村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征和原始古朴的艺术风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关索戏就引起国内外学术界的关注,1994年‘云南傩戏傩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澄江召开,之后就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并出版了学术论文集。”张培学说。

b184b935bd02eb105996cde5ba87@2x

新平花腰带服饰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邓星瑞 摄    

  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除了传统戏剧项目,玉溪还有民俗类的通海高台和新平傣族服饰。“高台”与广东、福建的“飘色”和山西等地的“抬阁”有一定的渊源,但是通海高台的艺术形式、内容、风格和“飘色”“抬阁”又有所不同。通海高台曾两次参加全国传统民间艺术邀请赛,让人耳目一新,专家称赞其“神奇、巧妙”。新平傣族服饰则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性,维系着民族文化的延续,是可以触摸到的民族文化传承载体。

a136f68c0bafd27e3bac2fa3d639@2x

集歌、舞、乐为一体的峨山彝族花鼓舞。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邓星瑞 摄

  张培学告诉记者,在玉溪的非遗项目中,哈尼族棕扇舞和彝族花鼓舞都属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的传统舞蹈类别。哈尼族棕扇舞起源于哈尼族先民迁徙和梯田农耕稻作文化氛围的社会环境中,是哈尼族先民在劳动生产和社会生活中不断创作和延伸的文化沉淀。彝族花鼓舞是歌、舞、乐合一的一种传统祭祀仪式舞蹈,极具民族民间舞蹈艺术审美价值,其展演对其他族群产生一种吸纳力,能有效整合社会关系,而今已成为族际共享的地方性民俗艺术。      

  在玉溪的非遗项目中,有不少民族融合的典范,而这些非遗文化的交融也正是玉溪民族团结进步的一个缩影。“玉溪的彝族受汉族文化影响比较早也比较深,在南诏国时期就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滇南四大腔’之一的四腔便是其中的代表。四腔是彝族历史文化的载体,也是彝汉文化交融的产物,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张培学说。    

  此外,在民间文学中,也有不少文学作品反映出民族文化融合的特点。“彝族叙事长诗《董永记》是彝汉文化交流交融和共生的历史见证,其文本源自汉族民间故事,是彝族吸收汉族传说后进行改编和再创作的重要优秀作品。”张培学说。而在通海县兴蒙乡,民间故事《鲁班和旃班》反映的也是民族文化的交融与影响。“《鲁班和旃班》里讲到旃班是鲁班的蒙古族弟子,这也是民族文化融合的表现。”原玉溪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刘本学说。    

  在多姿多彩的玉溪非遗项目中,传统技艺也是一大亮点,其中青花瓷器烧制技艺、陶器制作技艺、铜器制作技艺、傣族土陶制作技艺等都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玉溪非遗的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的,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祝愿与向往,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基因,承载着特色鲜明的民族记忆,是一种无形的、不可重复的历史遗存和文化记忆。如何保护传承好这份文化遗产,是我们难以绕开的课题。

  2005年,玉溪市政府成立了民族民间传统文化遗产管理委员会,在市文化和旅游局设立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办公室,全面指导开展普查、申报和建立名录体系工作。同年,全市进行大规模的民族民间传统文化普查。每年坚持对全市非遗项目进行再挖掘、再整理,精心挑选重点项目逐级申报,健全保护名录体系,提升保护水平。2011年,经玉溪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准,在玉溪市文化馆加挂“玉溪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牌子,推进非遗保护组织建设。目前,玉溪市初步建立起四级名录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重要成果。    

  近年来,我市对民族民间文艺收集整理成果进行再度加工,出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丛书、《玉溪花灯乡土教材》《玉溪少数民族民间文学选编》等11部非遗书籍。这些著作的编辑出版让口传心授为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纸质载体,成为非遗传承发展的重要保护手段。此外,我市还积极开展非遗理论研究,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非遗理论文章十余篇。

  非遗的传承需要培植适合它自由生长的土壤,而人民群众的广泛参与则是解决非遗传承的有效手段,营造非遗保护社会氛围必不可少。从2006年开始,每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原为“文化遗产日”),我市都要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系列展示活动。玉溪市文化馆会为市民精心准备为期三至四天的非遗项目实物展示、影像展播、专场文艺晚会、法律法规宣传、文物鉴赏等活动,形成共同保护和传承优秀文化的共识,充分展示我市近年来文化遗产保护的丰硕成果,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关注和保护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氛围。

  此外,我市还广泛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展演活动,傣族竹编、华宁陶、易门陶、玉溪青花、易门豆豉等项目多次参加省内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并收获好评;传统音乐四腔参加西部民歌大赛获金奖,参加全国民歌大赛获优秀奖,并于2019年获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传统舞蹈《磨皮花鼓》参加第十届云南省民族民间歌舞乐展演获金奖。同时,玉溪花灯、滇剧、通海高台、哈尼族棕扇舞等国家级非遗项目在对外宣传展演及群众性传承活动方面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    

  为进一步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的保护和传承。近年来,我市面向社会举办非遗项目传承培训28场,参与学员451名,邀请市内相关专家和非遗传承人进行授课,内容包括滇剧唱腔、花灯表演、原生态唱腔、剪纸、刺绣等。在重点非遗项目传承发展方面,先后在玉溪一小、江川区文化馆、华宁县文化馆和澄江市文化馆建立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玉溪花灯戏”传承基地。启动“非遗项目进校园”活动,邀请传承人到基层、校园为业务骨干、教师、学生授课。

  同时,还积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2020年3月,通过制定《玉溪市文化馆2020年全民艺术普及和群众文化活动资源建设方案》,计划开展《玉溪少数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系列微视频》13个微视频拍摄,第一部分是玉溪8个世居少数民族概况;第二部分是玉溪8个世居少数民族节庆特色活动。微视频拍摄制作完成后,利用以“文化云南云”为主的网络、手机、移动电视、数字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介进行项目的资源推广宣传。    

  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不少成绩,但也面临诸多困难和问题。据张培学介绍,目前,我市除红塔区成立非遗保护中心外,其余县(市、区)均没有独立的机构编制,没有独立开展工作的权限,经费由文化馆统筹,导致工作被动。从全市来看,非遗保护工作的专业人才匮乏,导致工作中挖掘、整理非遗项目的难度大,严重制约了非遗工作的正常开展。    

  此外,还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资金严重不足的问题,特别是县一级,至今没有固定的非遗保护经费,导致资源普查、田野调查、资料整理、项目文本和录像片制作等工作相对滞后。其次,县区搜集、处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的设施、设备简陋,展示场馆缺乏,也制约了保护工作的开展。

  “未来,我们将从非遗保护机制建设、非遗传承体系的提升、非遗合理的开发利用方面继续做好非遗的保护传承工作。围绕四级体系积极开展申报工作,创建省级非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非遗展馆室、传习基地、传习所,开展非遗展览和传承培训、非遗进景区活动,合理开发利用非遗项目,建设玉溪非遗特色街区。我们还将进行传统工艺振兴工程,开发创新非遗产品,扶持部分工艺类、食品类产业。”玉溪市文化馆馆长侯庆说。

  非遗文创产品的市场探索

  造型古朴大方、胎色沉稳的玉溪青花,釉色滋润肥厚、造型古朴敦厚的华宁陶,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兼具的江川铜器,“色能夺目、彩生动感”的新平傣族服饰,刺绣工艺精细、色彩鲜艳夺目的少数民族服饰……来到玉溪青花街,这些丰富多样、具有鲜明地域文化特色的非遗产品让大众近距离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迷人魅力,更让非遗走进了百姓生活。    

  走进青花街玉之陶,种类繁多的各式陶器让游客们一睹玉溪青花的风采。2013年,随着玉溪窑青花瓷复烧成功,玉溪青花瓷传统烧制技艺得到恢复。同年,玉溪青花瓷器烧制技艺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像玉之陶一样从事玉溪青花的众多企业也正是在传承和发展玉溪陶瓷文化的呼声中应运而生。          

  “这些年我们一直在探索传承玉溪青花,‘非遗+教育’‘非遗+市场’‘非遗+创新’是我们探索的路径,通过与高校合作成立青花瓷传承基地、开发非遗文创产品、开设专营店销售非遗产品、参加省内外展销展示展览等方式,让玉溪青花有传承人、能出创新产品,面向更广阔的市场。”玉溪市红塔区陶瓷艺术协会会长、玉之陶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光林说。

  在陈光林看来,经多年发展,玉溪青花已逐渐出现产业集群效应,这也说明玉溪青花瓷器烧制技艺这项非遗得到很好的传承与发展。“现在做玉溪青花的作坊从刚开始的两三家发展到现在的30余家,并且出现了行业分工,有专门卖泥料的,有专业从事拉坯,还有设计、销售等也有分工。”陈光林说。对于未来玉溪青花的发展,陈光林有着美好的愿景,他希望政府能够引导建设青花艺术村,形成产业集群,同时能够建设具有辨识度的玉溪青花文化地标。 

2

小龙茵创始人钱晓丽(右)向刺绣学习者讲解刺绣方式。

  在距离玉之陶不远处,小龙茵展示的则是另一类别非遗产品——少数民族服饰,店里囊括了彝族、傣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特色服饰。“小龙茵以‘绣娘、绣品、绣艺’为品牌理念,主要以彝族刺绣为主,傣族、苗族等玉溪8个世居少数民族刺绣为辅。通过‘公司+基地+绣娘’的运营模式,实现刺绣作品的商业化。公司负责产品开发、品牌塑造、市场推广,基地则以彝绣传习馆为支撑,承担技艺传承、文化推广和人员培训。”小龙茵创始人钱晓丽对记者说。

1

2021文创玉溪文化产业博览会在玉溪青花街开幕,文博会已经成为展示玉溪非遗文创的一个窗口。杨翼实 摄

  而今,玉溪青花街已成为玉溪非遗文创产品的展示窗口,集合了玉溪青花、华宁陶、江川铜、通海银等各类非遗产品。“玉溪青花街作为玉溪的文旅街区承担着保护和传承玉溪非遗的责任,非遗文创就是我们这个街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我们把这些非遗文创产品带入市场,让更多的人了解非遗、传承非遗、保护非遗。目前,入驻青花街的非遗文创商家有60户。”玉溪青花街负责人桂雍说。     

  除了青花街,还有2016年入选市级传统文化保护区的华宁县碗窑村,这里是华宁陶文化的发源地,村内陶文化历史遗存丰富。目前,碗窑村引进26户制陶企业,重大节庆日都会在碗窑村举办古龙窑复烧、开窑仪式、陶品拍卖、精品展销、拉坯大赛、手工陶塑大赛等系列活动。 

  经过传承与发展,华宁陶在一代又一代陶艺人的不懈努力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但是作为省级非遗项目,华宁陶非遗文创发展之路要如何发展得更好,云南省陶瓷艺术大师、市级非遗传承人邓红锦有着冷静的思考,“华宁陶作为非遗项目,在保护与传承的过程中,要考虑它在当代的延展和创新。如果没有适当的对接路径,那么它的生命活力、文化繁衍力以及作为文化资源的变现能力,都会面临一些问题。非遗项目不能只停留在展览性和演示性,非遗项目的创新以及往文创商品方向的努力,其实就是试图借助时代性在寻求非遗文化资源的变现和增值,并使其传播更具有广泛性。”邓红锦说。

  将非遗与社会热点结合,创作受市场好评的非遗文创产品,玉溪已经做出探索实践。去年4月16日,北移亚洲象群“短鼻家族”进入玉溪,在玉溪境内停留92天,于8月12日“世界大象日”当天返回栖息地。象群一路逛吃游玩,引发国内外高度关注。为了打造好“亚洲象·玉溪团”IP,持续讲好人象和谐的生态文明故事,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将“亚洲象·玉溪团”的15头大象进行动漫形象设计,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宁陶完美融合,制作推出纯手工陶艺文创产品“吉象杯”。

0 副本

“吉象杯”是将玉溪非遗与社会热点结合的产物,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好评。 本报记者 邓星瑞 摄

  “吉象杯”寓意“吉祥”,表达了“亚洲象·玉溪团”15头大象与玉溪的特殊情感,同时也将“碧玉清溪 象往之地”的玉溪外宣新名片推向全国乃至全世界。产品一经推出便广受市场好评,且供不应求,并先后亮相第十七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交易会、创意云南2021文化产业博览会。

  “‘吉象杯’是将玉溪非遗与社会热点相融合的一个产物,从它推向市场后的反应来看,玉溪的非遗文创在新时代中大有可为,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玉溪网新媒体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蕊说。

  在非遗文创产业的市场化探索之路上,作为传统技艺类别的江川铜器和通海银饰经过多年传承与发展,也走出了各自传统技艺振兴之路。    

  走进江川区前卫镇新河咀村,伴随着“叮叮当当”的敲击声,一件件精美的铜制品见证着江川青铜文化产业的发展。近年来,江川区依托古滇青铜文化,形成了特色铜器文化产业,积极扶持培育铜器文化产业新业态,不断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全力打造前卫古滇铜街,将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包含其中,促进铜工艺特色旅游产业的发展,努力建成全省乃至全国驰名的特色青铜文化小镇。而今,江川铜器已形成了纯手工锻打、铸造、机器冲压三大类别。

  历经760多年,通海银制工艺品至今依然熠熠生辉,银饰制作技艺世代相传,不断创新发展,产品呈现出较强立体感和层次感,古典与时尚并存,新、奇、丽的特点更加鲜明,产品除了传统的民族银饰品外,还开发了各种现代时尚饰品、金银餐具、酒具、摆件等各种生活用品和特色旅游商品共计500多个品种、2000多个花色式样,成为最有市场价值的民间工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熊长青)

  短  评

  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魅力

  □  初墨 

  传统技艺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重要组成部分,是民众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发明、积累传承下来的技艺,每一门技艺都烙着民族的印记。玉溪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在各民族长期生产生活和文化交流中创造了可贵的滇中文明,在各地民间产生了民众需要和喜爱的工艺品,也出现了不少能工巧匠,尤其在陶艺、雕刻、刺绣等工艺中,一大批技艺精良、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作品应运而生。

  当下,要继承和发扬好这些传统技艺,最重要的是要让传统技艺焕发时代魅力。首先,从传承的载体上看,传承人要坚守工匠精神。要不断雕琢产品、改善工艺,秉持追求卓越的创造精神、精益求精的品质精神。其次,在非遗产品打造方面,要着力打造具有辨识度、变现能力强的工艺作品。在深入发掘传统工艺的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同时,要结合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融入现代的生活审美、艺术审美,打造能真正走入百姓内心的文创产品。最后,从传统技艺与市场相结合的角度,传统工艺需要改变行业的思维模式和商业模式,寻求新的发展生机。不断拓宽传播销售渠道,搭上互联网快车,在传播中紧跟市场步伐,不断推陈出新,让非遗产品变得更加大众化。

  在社会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传统技艺需要传承,更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发展,只有这样,传统技艺才能焕发出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