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治”融合走出乡村善治之路
发布时间:2021-09-26

近年来,新平县平甸乡桃孔村深入实践“五治”融合思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不断激发群众内生动力,让乡村更加文明、百姓更加幸福,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之路。
    
“五治”融合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在乡村治理中我们坚持党建引领,通过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构建起了全民共治共建的局面。”桃孔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马光会说,在“五治”的基础上还加入了党员积分制管理,进一步提升乡村治理能力。
   “政治”领路加快构建乡村治理格局。桃孔村建立了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1+3+N”组织体系,实现了村党组织对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全面领导。同时,将党员积分制管理工作作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分门别类确定党员基础分,将党员参与、领导村组建设、产业发展、村容村貌整治等事项纳入加分项,将参加赌博、违反土地及建房政策、无故不参加会议等内容作为扣分项,并将积分运用到党员民主评议中,激活基层治理新动能。
   “自治”主导持续激发乡村治理动力。桃孔村围绕“环境卫生、邻里关系、移风易俗”等内容制定村规民约,成立了村级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及计生协会,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评、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推动群众主动服务全村发展,让群众参与自治。
   “法治”护航扎实筑牢乡村治理基石。在河坎小组有一面融合了彝族文化特色的法治文化墙,群众在茶余饭后休息时就接受到法治教育。桃孔村还利用“乡村大舞台”、村内“大喇叭”、村组文艺汇演等活动进行普法宣传,运用“云岭夜校”、党员远程教育设备,组织村民收看法制教育片,并结合“三会一课”、小组会议等讲解农村常用的法律法规知识,提升党员群众法治观念。
   “德治”教化大力汇聚乡村治理能量。桃孔村将优秀传统美德融入党员教育和群众生活,积极开展感恩教育,以德育人、以礼化人,促进良好家风家训的形成,以“小家带大家”,以家庭美德带动社会公德,推动乡风文明。马光会告诉记者,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敬老好儿女”等各类评选活动,引导群众树新风,在全村形成了学身边好人、做荣誉村民、当道德模范的良好氛围。
   “智治”支撑不断强化乡村治理引擎。在乡村治理中,桃孔村按照布网、划格、定人、明责的思路,划分16个网格,16名网格长、65名网格员负责辖区内的所有事务,实现社会治理“一网统管”。“我们每个网格内的网格员均是本小组的人,用本组人自治本小组。”负责鲁居孔小组的网格员魏美玲告诉记者,通过对网格内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了对老百姓的服务,老百姓对网格员的工作非常支持配合,评价都很好。同时,桃孔村大力推进“雪亮工程”“智慧乡村”建设,全村已布控12个“电子警察”,实现道路交叉口无死角,主要道路关键节点无盲区,人员密集区域无遗漏,治安复杂场所主要出入口全覆盖,基层治理智慧化水平逐步提升。
    
村庄文明环境改善
    通过开展乡村治理,桃孔村人居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社会治安明显变好。走进桃孔村,村内道路宽敞整洁,道路两旁的空地上种上了花草,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村庄文明和谐稳定美丽的画卷正徐徐绘就。
    上新村小组村民冯丽琼家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家里还栽种了许多花草。“以前我们这里杂物随意堆放,家禽随意放养,村子的卫生条件很差。”冯丽琼说,乡村治理中开展了“美丽庭院”和“五星级清洁文明户”评比,作为一名党员,不仅自己家里要做得好,还要带动群众参与进来,现如今家家户户都养成了自觉打扫卫生的好习惯,原来堆放垃圾杂物的地方种上了花草,整个村子变干净漂亮了,住起来心情都变好了。
    河坎小组村民马光录告诉记者,不仅环境好了,治安也变好了。近几年来村子里都没有发生过被偷盗的情况,如今甚至出门忘记锁门都不用担心家里会有东西被偷,邻里之间也是非常和睦,大家都是大事小事互相帮忙。
   “通过乡村治理,村民遵法守法意识增强,不仅矛盾纠纷减少,村子面貌得到改善,全村乡风文明、民主法治建设也有了长足进步和发展。”马光会说,如今的桃孔村社会稳定、人民幸福、村庄美丽,乡村治理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让桃孔村民拥有了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作者:刘黎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