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脱贫智慧】元江卡腊村:管好“金叶子”,腰包鼓起来!
发布时间:2020-11-27

“卡腊是个好地方,路上路下茶叶香;党员干部带头干,哈尼群众紧跟上;齐唱党的政策好,脱贫攻坚打胜仗;管好茶园金叶子,乡村振兴奔小康。”元江县因远镇卡腊村党总支实践证明,打好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振兴,关键在党的领导。

“普景1号”引进来

因远镇卡腊村委会辖8个村民小组,现有人口847户3348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259户1074人,是哈尼族布孔支系聚居的山区村委会。卡腊村茶树保有量近4000亩,其中大部分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种植的云南大叶种,茶树品种混杂老化,茶叶产量低品质差,严重制约民族贫困山区脱贫致富的步伐。

基层和群众面临的困难,就是党委、政府要解决的困难。镇、村党员干部结合卡腊村茶树种植规模大、贫困人口多的实际,沉下身子走访调研,带领哈尼群众厘清发展思路、寻找增收致富路。通过前期组织调研、市场分析及引种嫁接实验论证,选出适宜卡腊村引种的“普景1号”茶树品种,统筹规划茶树品种改良。

为确保项目有效落地落实,2019年,卡腊村党总支坚持党建引领,积极争取茶叶品种改良项目资金,探索“党建+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抓住开春后茶树嫁接成活率高的时机,村组党员干部成立工作队,召开村民会议,逐村入户宣传动员,为贫困户理清思路、传授脱贫致富经验,引进元江县溪源茶叶专业合作社为建档立卡户开展低产茶树嫁接换种改造,并现场开展技术培训。目前,卡腊村共争取扶贫项目资金130万元,为建档立卡户实施茶叶品种改良509.5亩。

效益初显强动力

目前,卡腊村2019年改良后的茶叶初步见效,新品种鲜叶单芽42元/公斤、一芽一叶15元/公斤,干茶单芽120元至140元/公斤、一芽一叶50元至60元/公斤。改良后上市的茶叶均价较老品种茶叶翻了2至3倍,每亩收益可从原来的1500元,增加到3000元至5000元,贫困户增收效益初步显现,发展内生动力逐渐增强。

建档立卡户李金柱家有2亩多茶园。从2019年初改良,10月开始采摘,至12月底,李金柱家改良后的茶园就取得了2000多元的收入,今年预计可以达到1万元。“感谢村领导,改茶叶是改对了。去年有一天,仅我一个人摘的新茶叶就卖了400多元。”李金柱开心地笑了。

建档立卡户丁转珍家原本没有栽种茶树,在看到茶叶品种改良带来的经济效益后,2020年初,从别人家流转了1亩多茶园,并立即实施了改良,打消了外出打工的念头,留下来专心管理茶园。村党总支副书记李石福说,还有些出外打工的群众正在观望中,如果今年底改良户实实在在地把新茶收益装进腰包,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估计会返乡加入改良茶叶的队伍。目前,村里的非建档立卡户群众已自掏腰包主动改良老茶园100多亩。

以点带面谋振兴

看得见的增收效益,不用说的示范带动。通过实施茶叶品种改良项目,使低效茶园提质增效,巩固提高茶农收入,辐射带动了全镇1.4万余亩茶园发展。2019年,因远镇完成低产茶叶品种改良760亩,惠及建档立卡户368户1523人。2020年,因远镇因势而谋,继续实施茶叶品种改良645亩,惠及建档立卡户183户679人。

绿了山坡,红了日子,茶叶品种改良取得初步效益,让群众尝到了甜头、看到了希望:原来,除了烟叶子,茶叶也是金叶子。用茶产业的撬动,卡腊村走上了一条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相契合的发展道路。

在村“两委”的带领下,如今的卡腊,镇到村、村到组全部修通了水泥路,每个村民小组都建起了党员活动室,立起了太阳能路灯,自来水管全部入户,不少村民还建盖了新房,购买了微耕机、农用车,开上了面包车、小轿车,摩托车更是司空见惯。也正是有了村“两委”的点石成金,才有了老茶叶一“改”变成金叶子的故事。(通讯员:舒勇  蔡云芳 龙玉清)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