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区启动农民“节地上楼”居住模式3年来,共建成示范点9个,居住楼17幢140户,受到了农村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的欢迎。(详见本报4月22日第1版相关报道)
说到居住,家家户户都喜欢单门独院、一户一宅的传统民居,江川区“上楼”农民究竟是怎么想的呢?
率先推行“节地上楼”的安化乡统规统建民居,村民普汉祥没花一分钱就住了进去。九溪镇矣文村扯纳苴小组建有装修好的小高楼,当初村民们拎着行李就搬了进去。这些村民愿意上楼,是因为江川区投入资金解决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举债建房、无力建房、无地点建房”难题。一句话,住新房不花钱或者少花钱,是农民“上楼”最大的激励因素。
当然,要花钱的例子也有,前卫镇小街村下高桥小组的拆危除闲安置房,就是由村民集资建设,“上楼”节余下的土地,主要用于拓宽村中道路。九溪镇九溪社区东村小组的“节地上楼”点则毗邻玉江大道和人工湿地,交通便利,居住环境优越。总之,“上楼”节余的土地,或者带来的红利,还是用在了群众身上。
这就不难理解农民为什么愿意“上楼”。农村人多地少,宅基地紧张;建房开销巨大,很多人家负担不起。这些实情,群众看在眼里,算在心里,如果“上楼”好处多,那又何乐而不为呢?只要“上楼”模式以农为本、让利于农,相信还会有更多农民愿意“上楼”。
江川区农民“节地上楼”居住模式方兴未艾。这种模式在提高土地利用效率的同时,也改善了农村的居住条件。这种模式目前主要的效能还只是解决农民居住困难的问题,如果能以此为起点,不断完善公共服务,发展社会事业,转变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让农民生活质量堪比市民,那么,乡村振兴也将顺理成章。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希望“节地上楼”模式不断探索完善,助力我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作者:陈喻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