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通海县被列入全国首批创新型县(市)建设名单,确定了“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和3年的建设周期,制定了相关建设方案和实施方案,全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
截至目前,通海县已建成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家,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3户、科技特派员62人、国家级科技型中小企业7户、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52户,2人被科技部认定为“全国创新创业人才”,规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的占比达20%,创新型县建设取得可喜成绩。
创新型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两年来,通海县围绕“科技支撑生态文明”主题,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突破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加快科技成果市场化与产业化,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
积极推动相关企业技术创新,推动生态环境向好发展,是“科技支撑生态文明”的最好佐证。走进位于通海县里山乡的云南福慧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线轰隆隆地运转,废弃菜叶经过生产加工,变成了经济又环保的有机肥料。“其实,不仅是有机肥料,生产肥料的设备也是福慧科技自己研发的,这极大地降低了废弃菜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通海县工信局工作人员李忠林介绍,福慧科技目前已获得《废弃菜叶回收利用生产工艺》《废弃菜叶高浓度有机废水处理工艺》等31项专利。
位于杞麓湖南岸的云南亚美湖泊水质治理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便主打“以渔净水”理念。该公司负责人黄哲参介绍,往杞麓湖放流大量滤食藻类的鲢鱼和鳙鱼,通过鱼进食让水体中的藻类转变为鱼蛋白,从而抑制蓝藻暴发,改善杞麓湖水质。鱼在与水体分离时,将湖水里的氮和磷带上岸,便是“以渔净水”的关键。此外,该公司还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合作,共同研究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改善和土著生物群落恢复。
聚焦主导产业 打赢创新之战
搭建平台,引进人才,以此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方法提升自身发展水平,是政府机构推动创新发展的主要内容。为此,相关部门积极向企业宣传政策,对设置研发机构的企业发放相应补贴,促进科技创新。2019年,共发放补助资金363万元。
作为农业大县,在推进创新型县建设中,通海县在主导产业上谋篇布局,规划创新路径,促进农业产业科技创新。近年来,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云南云秀花卉有限公司、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以蔬菜、花卉的选育、种植、销售为主要经营方向的企业,加大了与相关科研机构的合作力度。其中,通海高原农产品有限公司与莎宾隆院士工作站建立了从2020年至2023年的合作关系,研究土壤的修复与改良,以达到促进蔬菜产业发展的目标。通海锦海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已拥有发明专利2个、实用新型专利17个、植物新品种12个,该公司还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合作,将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围绕鲜切月季温室栽培绿色生产技术开展深入研究。
文化创新 打响文化品牌
通海县是礼乐名邦、文化之乡,文化也要跟上创新的步伐。李忠林介绍,通海县南工文化传承有限公司以弘扬优秀地方传统文化为宗旨,积极推动文化产业的传承、发展和推广。
近年,南工文化先后与通海的石雕艺人、木雕艺人、陶瓷工艺大师及云南大学教授开展合作,在新技术的支持下,对产品结构、工艺技术进行创新。同时,该公司整合资源创建了石雕工作室、木雕工作室、银器工作室等平台,以此推广通海的文化产品,发展传承通海的传统工艺。
通海县通过整合丰富的文化资源,结合现代经营模式,把传统手工产业转换为集时尚、艺术为一体的文化产品,既传承文化,促进了传统手工业发展,也给各类能工巧匠搭建了平台,打出了通海文化的品牌。(记者 何超)
编辑:王雪峰 审核:杨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