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让乡村振兴“底气”更足
发布时间:2020-09-21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是以农村经济发展为基础,包括农村文化、治理、民生、生态等在内的乡村发展水平的整体性提升。写好乡村振兴这篇大文章,关键要壮大人才队伍,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持续动力。全面推动乡村振兴,重点是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难点是多渠道促进农民增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好家园。

从玉溪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两年多的实践来看,通过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实现农业的转型升级、提质增效;通过践行“两山”理论、推进产业绿色化和绿色产业化,加快发展生态农业;通过“互联网+现代农业”,实现电子商务进农村、为乡村振兴插上信息化翅膀;通过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相结合,持续改善社会民生;通过壮大乡村集体经济,实现乡村产业可持续发展,这些实践已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直接受益者,他们返乡的主动性、生产的积极性,以及生产规模化、科技化水平,直接影响到乡村振兴的质量水平。但玉溪一些乡村人口呈持续外流态势,“空心村”“留守村”不断涌现,乡村振兴面临着“人口稀少”尴尬。为此,把农民留下来、引回来、用起来,发挥主体推进作用,是乡村振兴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要推动一批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创新创业,回引一批外出成功人士返乡发展,激发一批有发展基础的本土人才,逐步壮大农村的“土专家”“田秀才”“乡创客”队伍,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除此之外,坚持党建引领,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才,探索发展新产业,逐渐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保护与发展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

近年来,在推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过程中,玉溪始终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同时抢抓乡村振兴发展机遇,将多个村庄实施色调统一、雨污分离、污水处理、人畜分离、修复古道等项目,亮化、绿化、美化村庄……通过一系列提升改造工程,人居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乡村振兴离不开文化,将文化思想注入精神土壤里。农村文化的重建,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适时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引导群众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提振群众精气神;广泛开展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传承发展优秀少数民族文化,培育文明乡风;通过规范村规民约,强化群众自治,通过党员干部亮身份、树旗帜、作表率,带动村民齐参与,将“我的家园我管理”“美好家园齐心建”理念根植人心。

乡村振兴离不开人民的创新思想,要依仗着人民的力量。当人民有归属感时,那么此时的力量是无限的,发挥的作用也是极大的。在未来,还需要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强基层党组织,凝聚人才,探索发展新产业,逐渐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保护与发展共赢的乡村振兴之路。我们需要更多的力量,更多的创新思想一起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施燕

编辑:苏晴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