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网首页>>专题>>2020>>聚焦玉溪城市建设>>专家访谈

描绘好玉溪城市“成长”蓝图

发布时间:2020-07-28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滇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示意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滇中城市群区域协调发展示意图 (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提供)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规划的龙头作用如何发挥?玉溪的城市建设是如何规划的?规划落实的过程有哪些“痛点”需要解决?7月25日,玉溪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局长董金柱就这些问题接受了记者采访,介绍了玉溪规划系统如何描绘好玉溪城市“成长”的蓝图。

城市规划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蓝图

在玉溪市规划馆的一处展示区,展示着玉溪自1998年撤地设市以来的99版、11版、18版历版城市总体规划。规划图纸从黑白到彩色,城市版图从小到大,反映出的是玉溪这座城市规划建设的“成长”历程。

“就一个地区而言,城市规划是一个地方的发展蓝图,是建设发展的总体计划安排。”董金柱沿着这几版展示图边走边讲解。他说,城市规划建设做得好不好,最终要用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来衡量。城市规划在推进城市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是要让群众的生活、生产、就业得到更方便的安排,城市的宜居品质、公共服务、运行保障、基础设施等得到更大的提升,让城市功能更加合理,让群众安居乐业。“一句话来说,规划就是要让‘人民城市为人民’更好地实现。”

记者在玉溪市城市总体规划(2018-2035年)展示中看到了这样的“蓝图”:玉溪将建设成为云南省域次中心城市、面向南亚东南亚的重要开放枢纽科教创新型城市、美丽高原湖区健康宜居之城。规划至2035年,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为732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规模控制在150万人左右,城镇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50平方公里。规划玉溪中心城区形成“一核两心、两带一轴八组团”总体空间结构。“一核两心”即以红塔、江川两城区为“两心”,打造综合型服务、城镇功能集聚片区,构建引领市域发展的玉溪中心城区“一核”。“两带”分别为昆曼国际通道发展带和“三湖”生态文化旅游发展带。“一轴”即红塔―江川发展轴,依托红江快速等城市交通廊道,构建红塔、江川一体化发展的综合发展轴线。“八组团”为打造红塔老城组团、江川星云组团、高铁新城组团、空港新城组团、科创新城组团、北城―春和组团、研和组团、江城组团共8大功能组团。

规划好“三城”,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省里对我们提出的建设科教创新城市、健康宜居城市、生态园林城市‘三城’定位是非常精准的,符合玉溪实际。我相信,玉溪可以通过‘三城’品牌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董金柱谈到,在建设科教创新城方面,将突出“科教引领创新发展”理念,依托“一核(玉枕山片区)五片区(玉溪高新区九龙片区、南片区、龙泉园区、高铁海绵新城片区、江川区九溪片区)营造人才集聚的城市服务环境,供给多样化的科教创新空间,为城市的功能提升提供支撑;在健康宜居城建设方面,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建设理念,提高城市交通组织效率,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打造15分钟生活圈,全面构建“医、养、健、管”相融合的大健康产业体系,推动健康城市与健康产业融合发展;在生态园林城建设上,对标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建设标准,完善城市公园绿地供给,实现中心城区“5分钟见绿,10分钟达水,15分钟游园休闲,20分钟上山通田”的分布格局,努力彰显玉溪山环水绕、城在田中、人在画中的美丽景象,让老百姓共享生态建设的绿色福祉。

直面痛点“破题”,为建设美丽宜居城市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

当前落实规划过程中存在哪些“痛点”和“堵点”?董金柱直言,各类规划缺乏统筹,生态、农业、城镇空间缺乏协调,规划协调工作压力大,城市交通不畅,村庄管理难度大,“城不城、村不村”影响城市风貌,公共服务设施分配与供给不平衡等都是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

目前,我市规划系统已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破题”,以解决问题、保障实施为导向,为建设更加美丽宜居的城市发挥好规划引领作用。

2020年6月,我市已正式启动全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将从全域层面整体谋划新时代玉溪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综合考虑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因素,科学布局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玉溪建设。各县(市、区)已逐步启动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充分挖掘自身发展特色与优势,与玉溪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上下联动、实时对接。

交通方面。对外,完善交通设施建设,加快推进高速公路、铁路通道建设,完善国省干线网络及物流园区建设;对内,推进城市交通设施建设,重点解决中心城区南北不畅、东西不通的老问题,构建完善的县(市、区)过境绕城路,积极解决好停车难问题,提升公交服务水平。

在城乡融合发展上,加强城乡风貌管控,彰显城的繁荣、镇的舒适、村的恬静。上下联动破解“城不城、村不村”难题,科学划定城市开发边界,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建设标准,加强乡村地区建设管控。同时,打造15分钟生活圈,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塑造优美的城市环境,提升人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记者  李晓兰 )


编辑:史忆康   审核:杨雪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