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协助力红坡村民脱贫致富奔小康
发布时间:2020-04-28

1

蔬菜种植助村民脱贫致富

4月21日,谷雨节气后的第二天,华宁县宁州街道红坡村这个海拔2000多米的冷凉山区村委会气温开始回升。正午时分,从地里移栽烤烟返回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保良带着4名请来的工人回家吃午饭……

据了解,该村是玉溪市科协、农工党玉溪市委华宁县科协和华宁县教育体育局的“挂包帮”联系点,王保良等5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2019年人均纯收入已稳定超过国家扶贫标准(3750元),达到不愁吃、不愁穿。在这一轮“回头看补短板强弱项抓提升”行动中,“挂包帮”联系单位反复研究决定,稳住所有已出列贫困户的收入,使其同步致富奔小康,必须继续巩固“一棵烟、一株菜、一片林”的农业产业发展之路,向科技要品质和产量。

产业扶贫突重围

红坡村委会隶属华宁县宁州街道,平均海拔2060米,属高海拔贫困山区。该村下辖4个自然村共170户597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55户209人,贫困发生率占33.93%。红坡村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5.8亩,森林覆盖面积达70%,虽然自然区位优势明显,但仍在华宁县的贫困村委会行列。

据市科协派驻红坡村委会扶贫工作队队员、驻村第一书记李松介绍,该村多年来以种植烤烟为主,经济结构单一,其他种植、养殖业小而散,土地利用率低,冬春土地基本抛荒。较为严重的是农户科技意识差,除烤烟外,其他种植、养殖项目基本还是采取传统粗放的生产管理模式,缺乏发展意识和科技意识。结合红坡实际,“挂包帮”联系部门帮助红坡村制定了“烤烟生产作支撑,蔬菜种植调结构,家庭养殖增效益”的产业发展规划,统筹核桃、蔬菜种植和家庭养殖等项目,形成近中期结合、高低项目配套的立体经济发展格局。同时,加强科技培训,在种精烤烟的基础上,引进了甜脆玉米、青花、大白菜等蔬菜品种,拓宽农户增收路。2017年年底,红坡村已实现整村出列全民脱贫目标,2019年实现贫困户全部脱贫。

村民冯增亮等人带头大力发展蔬菜产业,2019年他家栽种青花17亩,还栽了京白菜30亩,收成喜人。

用科技增加生产力

这几年,科技培训和科技应用让红坡村民明显感受到:同样是种田,但收成明显不一样。在帮助村民确定了产业发展思路后,工作组制定了“理清一条思路、建立一个协会、探索一套模式、发展一个产业、掌握一项技术、培育一批科技示范户、争取一笔资金”七条帮扶措施。结合帮扶部门的职能优势,重视并加大种植、养殖技术培训力度,提升农户种养技能。

在市、县科协的指导下,红坡村成立“红坡村夏秋蔬菜产销协会”,组织种养培训10余次,近600人次受训,培养种养能手20余名。开展了7个品种800余亩试验示范,筛选出4个适宜品种并进行推广,全村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种菜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由不足15%上升至近40%。红坡产业结构调整初具规模,抵御风险能力明显增强,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2017年,全村种植甜脆玉米100亩,亩均产值3000元;2018年,引导农户种植烟后青花近200亩、甜脆玉米100亩;2019年,实施林下魔芋种植100亩,推动青花等其他蔬菜种植2000余亩,解决了红坡村产业发展单一的现状,促进了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实现蔬菜收入首次超过烤烟收入。

村民陈琼芬说,过去没学会使用化肥,烤烟品质不高,蔬菜折腾了几轮都只是保本。经过培训,正确使用化肥农药,烤烟和蔬菜在品质和产量上都大有提高,收益也大不一样了。

林下种植护绿水青山

地处山区,山地宽广,红坡村多年前每家每户都发展核桃种植。近年来,核桃价格低,产值不高,部分村民萌发了砍去核桃树,种植其他作物的想法。看到这个“苗头”后,驻村工作队协调扶贫资金和联系单位的培训资金,考察魔芋产业,探索林下种植,以解决农户短期经济效益问题。目前,探索性试种的首批魔芋将于今年11月进入采收期。林下魔芋种植的探索,既能解决农户短期效益问题,又能保护绿水青山,为农民中长期收益奠定了基础。

(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志云 通讯员 刘涛)

编辑:刘燕   审核:杨雪

关闭